2013年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規劃概述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1-01
規劃概述
一、規劃的性質、特征、功能
(一)規劃的概念
(二)規劃的性質
(三)規劃的特征
1.綜合性特征
2.層次性特征
3.銜接性特征
4.協調性特征
5.導向性特征
(四)規劃的功能
1.綜合協調平衡功能
2.信息導向功能
3.政策指導調節功能
4.引導資源配置功能
二、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體制的基本框架
規劃體制涉及規劃體系、規劃性質、規劃內容、編制程序、規劃期限、決策主體、規劃實施、評估調整等方面。
我國的規劃體系由三級、三類規劃組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按行政層級分為國家級規劃、省(區、市)級規劃、市縣級規劃;按對象和功能類別分為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
(一)三級規劃
1.國家級規劃
2.省(區、直轄市)級規劃
3.市縣級規劃
(二)三類規劃
1.總體規劃
2.專項規劃
3.區域規劃的定位
(三)各類規劃的編制部門和規劃期限
1.規劃編制部門
2.規劃期限
第二節規劃編制的一般程序
一、規劃編制的前期工作
(一)前期工作規范
(二)前期研究內容
二、規劃的編制
(一)決策主體
(二)規劃編制過程中的社會參與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規劃公眾參與制度
三、規劃編制中的銜接
(一)規劃銜接要遵循的原則
(二)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程序
1.總體規劃銜接程序
2.專項規劃銜接程序
3.區域規劃銜接程序
(三)銜接的內容
(四)關于規劃銜接的其他規定
四、規劃論證
五、發展規劃的審核、批準
(一)審批內容
(二)審批權限
六、規劃公布與實施
七、規劃評估及修訂
(一)評估單位及評估形式
(二)評估內容
1.宏觀經濟運行情況
2.結構調整情況
3.政府職能履行程度評估
4.規劃對發展環境的適應程度
5.對重大問題的解決程度
(三)規劃評估的步驟
(四)主要的評估方法
專項規劃的評估多是客觀數據的分析,而綜合規劃的評估則更多是定性分析。
1.綜合評估法
2.層次分析法
3.模糊綜合評估法
4.主成分分析法
八、發展規劃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