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調整和完善經濟政策
來源:中大網校 發布時間:2012-10-10
調整和完善經濟政策
《綱要》提出了公共財政和中央政府投資支持的重點領域,明確了稅收和產業等政策的基本取向。
【07年真題】“十一五”時期我國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優先領域包括。
A.高新技術
B.社會保障
C.基礎設施
D.公共衛生
E.生態保護
答案:BDE
(1)根據公共財政服從和服務于公共政策的原則,按照公共財政配置的重點要轉到為全體人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的方向,合理劃分政府間事權,合理界定財政支出范圍。
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優先領域是:農村義務教育和公共衛生、農業科技推廣、職業教育、農村勞動力培訓、促進就業、社會保障、減少貧困、計劃生育、防災減災、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基礎科學與前沿技術以及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地質勘查、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資源管理和國家安全等。
重點支持的區域是: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三峽庫區,資源枯竭型城市等。
(2)充分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完善和制定鼓勵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就業和再就業、促進科技發展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文化體制改革,以及振興裝備制造業和其他產業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
(3)按照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原則,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增加基礎上逐步增加中央政府投資規模。完善政府投資管理體制,整合政府投資,改進投資方式,加強項目監管。“十一五”時期中央政府投資支持的重點領域是:
l①新農村建設。
l②公共服務。
l③資源環境。
l④自主創新。
l⑤基礎設施。
(4)加強和改進產業政策工作,增強對國內產業發展、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的統籌,加強信貸、土地、環保、安全、科技等政策和產業政策的配合,采用經濟手段促進產業發展。
l加強對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薄弱環節的扶持,重點支持研究開發,培育核心競爭力。
l按照適度偏緊原則調控高耗能產業規模,控制生產能力盲目擴張。
l按照引導產業集群發展、減少資源跨區域大規模調動的原則優化產業布局:
①促進主要使用海路進口資源的產業在沿海地區布局,
②主要使用國內資源和陸路進口資源的產業在中西部重點開發區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