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法干警面試真題:養老金“空賬”問題
來源:河北華圖發布時間:2012-09-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國養老金“空賬”規模大約為1.3萬億元;2004年該數字為7400億元。你對此有什么的看法?
【專家點評】
養老金“空賬”問題的普遍存在,曝露了我國養老制度的弊端。我們可以從“空賬”的概念和產生原因、現行做法以及重新構筑方面簡單談談。
【答題框架】
(1)養老金之所以會出現“空賬”,并不是養老金制度與生俱來的問題,而是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所致。
所謂“空賬”,就是賬戶內顯示有具體金額,但實際是沒有錢的。對于“空賬”的產生,一般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今天繳費者養著昨天退休者;二是混賬管理。目前,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的管理者都是社會保障機構,于是出現了統籌賬戶的錢不夠,就用個人賬戶的錢來彌補的狀況。
(2)對養老金“空賬”問題,國家兜底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國不同于其它國家的地方在于,政府作為最后的信用擔保人承擔著整個社會體系的擔保責任,不光養老金“空賬”問題,諸如大學資不抵債、地方政府信用透支等一系列問題都是由國家兜底的,國家兜底是我國的一大特色。
(3)但同時,我們更應該清楚,凡事有國家兜底并不等于問題不值得擔心。養老金“空賬”誕生于現有的養老制度,具體地說就是現在的繳費者為過去的退休者埋單。預計“十二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2個億,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15%。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天真地把國家兜底作為養老金“空賬”問題的出路無疑是要不得的。我國養老金替代率大于80%。我國養老保險資金所承擔的巨大壓力,導致支付危機是理所當然的。
(4)我國的養老制度的核心是在養老體系的構筑方面,不同社會階層所享受的養老待遇是截然不對等的,比如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享受高額養老金,而企業員工卻只能依靠微薄的養老金,農民、農民工連最基本的養老保障也沒有。這一嚴峻現實說明,要解決養老金“空賬”問題,就必須從全社會公平養老的視角入手,讓社會各階層都能夠享受到對等的養老待遇。這才是治本之策。
(5)從立法的角度看,要解決養老制度存在的頑疾,相關立法亟待完善。從養老制度的體系、結構以及養老金的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使其早日步入正軌。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