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政法干警行測沖刺:邏輯判斷結論型題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2-09-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公解析:將選項逐一與題干內容進行對比:
A項,題干最后一句指出,大豆類作物的抗蟲害能力隨著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漸減弱。而抗蟲害能力的強弱自然會影響大豆的產量,因此A項可以推出;
B項,茉莉酸鹽的作用是啟動一系列化學反應來增強自身抵抗力,而非抵抗害蟲,錯誤;
C項,題干只說能產生茉莉酸鹽的植物可抵御害蟲,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錯誤;
D項,由題干最后一句,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錯誤。
因此答案為A.
點撥 結論型題目中也經常使用命題推理的知識,需牢記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如此題的C、D兩項均可理解為犯了這一錯誤。
「例題3」 有專家認為,家庭裝修中使用符合環保標準的建材只能保證有害物質的含量符合相關行業要求,并不代表完全不含有害物質。因此在裝修中大量甚至過度使用建材,仍會導致有害物質累積超標。
由此可以推出( )。
A.建材行業應該進一步嚴格環保標準
B.建材行業應努力降低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
C.挑選好的建材可以有效避免室內空氣質量不合格
D.適量使用建材才能減少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中公解析:題干并未說明“環保標準”有問題,A項錯誤;題干最后一句是說因“大量甚至過度使用建材”而導致有害物質累積超標,B項“降低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和C項“好的建材”都偷換了概念,實則與這一說法無關;根據最后一句可知D項正確。因此答案為D.
點撥 “偷換概念”也是結論型題目的常見錯誤選項,這類選項往往看似與題干內容有關,但其實偷換了其中的關鍵概念。
「例題4」 通常情況下,報刊的記者和編輯在文章的措辭上極其小心,但在基于激發讀者好奇心與報刊發行量的壓力下,“體面”的報刊與“垃圾”報刊之間品味差異似乎在縮小。加之,人們的注意力持久度似乎也很短暫,這使得上述困境加劇。
下列各項判斷不能從上述文字中推出的是
A.報刊迫于銷售壓力在盡量準確報道的同時還要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B.記者和編輯對怎樣才能在文章中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更在意了
C.如果人們對報刊報道的注意力持久度并不短暫,則“體面”報刊的品味會提升
D.記者和編輯在文章措辭上的極其小心,不能與其應怎樣吸引讀者注意力相提并論
中公解析:此題要求選的是“不能推出”的一項。由題干最后一句可知:注意力持久度短暫導致“體面”的報刊的品味降低,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C項錯誤。因此答案為C.
三、 要點回顧
結論型題目的解題關鍵是排除與題干信息不符的選項,中。公教育總結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①無中生有,即與題干無關的或者超出題干范圍的選項;
②過度推斷,即由題干信息無法客觀推出的選項;
③偷換概念,即選項中的概念與題干概念不一致,是看似有關、其實無關的選項;
④與題干信息相矛盾的選項;
⑤違反推理規則的選項,主要是違反假言命題推理規則,如“通過否定前件得到否定后件”的選項。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