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政法干警行測沖刺:邏輯判斷結論型題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2-09-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結論型題目是政法干警考試邏輯判斷部分的常考題型之一。這類題型的題干給出一段論述或推理,要求選出能夠根據題干所給信息進行歸納或推理的選項,類似于言語理解與表達的片段閱讀題。下面,中公教育就邏輯判斷的結論型題目進行講解。
一、常見的提問方式
“由此可以推出:”
“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以下哪項也一定是真的?”
“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項,其余的斷定也必定是真的?”
“以下哪項作為結論從上述題干中推出最為恰當?”
“下列哪項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觀點?”
二、解題核心
中公教育專家總結如下解題核心:
1.將選項逐一與題干內容進行對比,排除與題干材料無關、矛盾的選項以及過度推斷的選項;
2.正確選項既可能是對題干材料整體內容的概括,也可能僅是對題干某一細節的概括。
「例題1」 美國研究人員分析了南極半島和鄰近的斯科舍海地區的實地數據后發現,20世紀70年代以來,當地氣溫上升了5至6攝氏度,并且來自其他海域的哺乳動物增多導致南極哺乳動物捕食競爭加劇。因此,在上述地區作為哺乳動物主要食物來源的磷蝦的密度下降了近80%.而同一時期,生活在該地區以磷蝦為主食的阿德利企鵝和帽帶企鵝的數量也急劇減少。
由此可以推出( )。
A.氣溫上升對南極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極大
B.氣溫上升造成了南極海洋哺乳動物捕食的競爭加劇
C.如果磷蝦的密度繼續減少,阿德利企鵝和帽帶企鵝都會滅絕
D.氣候變暖和哺乳動物的捕食競爭加劇威脅了帽帶企鵝的生存
中公解析:將選項逐一與題干內容進行對比:
A項,題干中沒有涉及“生態環境”的問題,錯誤;
B項,由第一句可知“氣溫上升”和“海洋哺乳動物捕食競爭加劇”是并列關系,錯誤;
C項,“滅絕”的說法屬于“過度推斷”,由題干只能推出會“急劇減少”,錯誤;
D項,題干第一句指出存在的現象:氣候變暖和哺乳動物的捕食競爭加劇;后兩句敘述了這一現象的后果。“急劇減少”說明已經威脅到了其生存。D項可以由題干內容推出。
因此答案為D.
點撥 無中生有(A項)、過度推斷(C項)、與題干信息矛盾(B項)是結論型題目中最常見的三種錯誤選項。
「例題2」 當受到害蟲侵襲時,大豆和其他植物會產生一種叫做茉莉酸鹽的荷爾蒙,從而啟動一系列化學反應,合成更多蛋白酶抑制劑,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害蟲吃下這種化合物以后,其消化功能會受到抑制。植物生物學家德魯西亞發現高濃度二氧化碳會導致植物喪失分泌茉莉酸鹽的能力,整個“防御通道”由此將被關閉,于是大豆類作物的抗蟲害能力便隨著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漸減弱。
由此可以推出( )。
A.大豆產量會受到空氣狀況的影響
B.茉莉酸鹽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害蟲
C.不能產生茉莉酸鹽的植物將很難抵御害蟲
D.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增加大豆的抗蟲害能力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