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政法干警考試:申論的內涵和特點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2-09-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大題小作
寫申論文章要“做大題目”,不能像傳統作文一樣“小題大作”。申論文章的“大”強調的是善于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從宏觀上全面、系統、深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申論寫作區別于傳統的議論文章,它考查的重點是根據特定的問題或事實,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并加以論證的能力,考查的是綜合性能力,而不僅僅是單純的寫作和論證的能力,其重點在“論”,更在“申”。現代申論考試中出現的特定社會現象和問題,必須要通過系統的方案和配套的措施才能得到徹底的解決。如果提出的對策局限于某一條具體的措施,或者是政府的某一個方面的能力,那么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是非常困難的。公務員要善于升華材料,善于從宏觀上把握事物,制定宏觀政策。所以,考生在確定文章主題時要善于歸納和提煉宏觀的主題思想,從“大”處著眼。
3.全面覆蓋
申論文章的“全”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內容涵蓋的面要全;二是思維要周全,善于運用辯證思維,不能以偏概全。內容涵蓋要全面,是指答案務必要根據材料反映的主要內容進行全面歸納。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多得分,得高分;思維要周全,一是要求思維要全方位,多角度。在寫作申論文章時,應該善于運用多角度的分析方法,要全面地思考問題。例如分析宏觀現象的原因不僅要想到經濟的原因、政治的原因,還要想到文化的原因,要學會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二是要求學會進行辨證分析。由于申論考試的角度、方式具有靈活性、機動性和多變性,有較大的開放性,所以應試者要善于運用發散性思維來進行答題,防止偏激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申論文章平和中庸的風格。可以說辯證思維對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和做好申論文章非常有幫助。
4.精益求精
申論文章的“精”主要指申論語言一是要準確精煉,二是要表達規范。
首先,申論文章要求語言準確精煉,切忌啰嗦和廢話過多;其次,要注意申論語言的規范問題。申論作為一種文體,其語言是有特定風格和要求的,其闡述內容也是具有一定規范的。
5.實事求是
申論文章要“高”、“大”、“全”,但要防止“假”而“空”,要做到“實”而“精”。雖然,我們強調寫作申論文章時要“大題小作”,但是要杜絕“空”字當頭,防止和克服空泛無物的毛病,要使文章有血有肉。因此,申論文章的“實”有兩層含義:一是要充實,二是要真實。
所謂“充實”就是指申論文章分析的問題和提出的對策要具體可行。材料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隨著材料字數的增加,材料中可用的素材也呈正比例增加。要學會挑選、概括材料中的內容;所謂“真實”,就是要求內容要符合材料的實際和社會的實際。提出對策時一定要結合實際,不能脫離材料和實際瞎編亂造,要注意對策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針對性。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