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申論技巧:如何正確提煉要點
來源:發布時間:2012-08-2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隱性要點的提煉
在政法干警申論考試中,除了一些較為明顯的要點之外,很多題目的要點并非那么明顯,還需要考生根據材料進行歸納、演繹或引申發揮。但考生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里的引申發揮并不是說可以憑空想象,而是建立在給定資料內容基礎上的適度闡釋和推斷,因此答案要點還是要依據材料,不脫離于材料。
對于隱性要點的提煉,主要是通過概括關鍵詞來完成的。這種方法主要是對閱讀給定資料過程中的問題表現和措施做法等進行概括和總結,用簡練的語言代替較長篇幅的敘述,方便要點的查閱和整合。
「真題鏈接」
請根據給定資料歸納出所反映問題。(15分)
要求:緊扣給定資料,歸納全面,條理清楚,不超過200字。(2010?江西?第一題)
用給定資料的內容,結合我省文化發展的現狀,提出解決所反映問題的措施。(25分)要求:有條理、針對性、可靠性、見解全面深刻,不超過500字。(2010?江西?第三題)
給定資料4、6、8
|
分析
|
4.······
百花洲之衰落應在清代之后,清代這里成為貢院所在地,原古建筑遺跡漸消。清乾隆年間,江西布政使彭家屏書“百花洲”三個大字,鐫為石碑,后碑殘破。1950年7月,更名為八一公園。建國以來,人民政府種樹修堤,淘浚湖泥,建造亭臺及曲橋,使這里一度臟、亂,園中花卉幾近絕跡,古建筑更無蹤影。故國外游客尋蹤來游,難免失望。曾有某國外旅行團到南昌游覽,提出要去看百花洲。他們拿著海外出版的書籍和地圖說,百花洲在南昌東湖中,是中國著名的景點,一定要看。于是導游陪同訪問團乘車來到了八一公園,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就是百花洲嗎?”一位華裔團員突然問他。另一位外國友人也開始問:“百花洲在哪?花在哪?碑在哪?”一位華人后裔說,他們來祖國之前就知道南昌有個百花洲,百花洲從古至今名氣很大。沒想到,看到的竟是光禿禿的一座公園,完全沒有江南姹紫嫣紅亂花迷眼的美感。臨走時,這位華裔問,南昌為什么不珍惜“百花洲”這三個字?這樣的質問令導游無言以對,十分尷尬。
八一公園負責人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面露難色:“恢復百花洲盛景,談何容易?那需要大量的財力支持啊!”
6.余秋雨在《青云譜隨想》中寫道:“有一年我招收研究生時曾出過一道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題:‘略談你對八大山人的了解。’一位考生的回答是:‘中國歷史上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把八大山人說成是八位隱士我倒是有所預料的,這道題目的‘圈套’也在這里;把中國所有隱士一并概括為‘通詩文,有傲骨’十分有趣;至于在考卷上寫‘姓名待考’我不禁啞然失笑了。”
然而當我們和余秋雨先生一起啞然失笑的同時,作為江西人——八大山人朱耷的后人,不應該有更多的思考嗎?
8.現在我國很多城市很重視文化建設和保護。但是,也有些城市卻只能重視物質環境改善,而忽視文化內涵。大興土木、大拆大建,外表看起來座座高樓拔地而起,舊貌換新顏,實際上缺少文化底蘊,有的城市規劃只注重功能性,而忽視其間應有的文化質量,只注重物質結構而忽視文化生態和人文精神,有的城市甚至將原有的具有歷史文化的街區、胡同、建筑物大肆拆毀,以新為好,以洋為好,以洋為美,追求所謂“政績”其實是對城市的破壞。而歐洲城市恰好相反,它們文化底蘊厚重,風格各異,很少見雷同抄襲現象。
|
要點1:地方政府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不足,導致遺產受損,恢復建設資金不足。
要點2:傳統文化普及度不夠,一些青年的傳統文化知識匱乏。
要點3:某些城市規劃不合理,不注重文化古跡周邊環境的協調建設。
|
「中公分析」
根據對材料進行的概括,可以找出問題所在,以回答第一題。然后根據所提的問題反推出對策,即可完成作答第三題。這里面的問題表現都體現在具體事例當中,概括的時候要忽略掉一些不重要的信息,比如具體的人名、地名等信息,或直接抽取出主體、做法、客體等關鍵信息。
中公網絡遠程-2012年政法干警網絡遠程輔導班,線上互動交流,靈活掌握學習時間,成"公"之路,就在這里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