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咨詢師二級考試重點知識精選(11)
來源:中華考試網發布時間:2012-01-22
古希臘哲學文化
1、宇宙論學者
古希臘的宇宙論學者關心這樣一個普遍問題:“宇宙的本質是什么?”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制訂出一些用以將他們研究的對象概念化的方法,其中包括把整體還原為要素、重視變化或過程、強調要素的次序或安排以及試圖用定量主式認識自然。至于他們研究的對象,在科學和心理學發展起來以后,還會不斷地重新加以探討。泰勒斯是最早從自然界內部解釋自然的人之一,他拒絕借助人為的手段比如杜撰神話來解釋造化天工。他相信水是萬物之源。德謨克利特提出了一種更先進的宇宙論,認為宇宙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物質的細小微粒,其運動有一定的規律。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人也是由原子構成的,包括身體原子與靈魂原子。赫拉克利特相信火是萬和之源泉,選擇火是看中其變動不居的特性。他認為根本就沒有什么固定不變的要素,唯一的實在就是變化。所謂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以及“萬物皆如長流水”都說明在終極實在問題上,他重視的是過程和變化而不是事物。阿那克薩哥拉對于用還原為要素辦法來解釋世界感到不滿,他認為在作解釋的時候,不僅要考慮要素自身,還要考慮到各要素的次序安排或者說要素的形式。畢達哥拉斯則認為要理解宇宙,最好是從數開始;運用定量方法來識世界,他可算第一人。
2、蘇格拉度
早期的哲學家為解釋世界并由此認識世界而爭論不休,爭來爭去卻爭出了一個“我們何以能知道”的問題,于是哲學家們又開始關心知識的有效性問題并區分出兩類知識:通過感覺得來的知識與通過理性得來的知識。就在宇宙論學者與智者相爭不下的時候,蘇格拉底卻獨樹一幟,從另一個途徑影響了哲學的發展。后人主要是從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寫的談話錄里了解到他的生平事跡。蘇格拉底利用巧妙的問題(即所謂“蘇格拉底法”)引導學生對他們心中最根本的觀念產生懷疑,繼而運用理性去提示真理,昭示悖謬。他堅信探求宇宙的本質是勞而無功不過,人倒是可以借助理理性來獲取有關自我的認識并由此有確自己的責任,過一種有德行的生活。這種觀點對后世哲學和心理學的發展最有影響。在他對后人的教誨中,一以貫之的精髓就是“認識自己”。
3、柏拉圖
柏拉圖的很多思想觀點對哲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對時下人們所說的身與心作了區分,同時還對由理性揭示的“理念”和由感覺揭示的“事物”作了甄別。理念可以是完美的,但它們具體的表現形式卻是不斷變化的、不完美的。因此,按柏拉圖的說法,存在一個理念世界,至于感覺所展現的“真實”世界只是這個理念世界的一個粗鄙的復本。區分精神與物質之余,柏拉圖還論述過“靈魂”及其力理,此外,為了保證在他的理想國里賢與不肖各有其責,他也曾強調個體差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