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申論熱點: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十大看點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看點一 物價調控 CPI目標4% 物價溫和可控
「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
今年4%的物價調控目標,與去年3%的調控目標相比提高了1個百分點
建設銀行4.40+0.030.69%中信證券11.25-0.11-0.97%光大證券12.04-0.26-2.11%分點。專家表示,今年物價水平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全年達到4%的通脹控制目標有一定難度,不過在國家高度重視物價調控的系列措施下,應該不會出現惡性通脹。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表示,今年的通脹壓力會大于去年。受翹尾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CPI可能較高,全年平均在5%以內。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說,國際油價上漲的因素對我國物價上漲來說是一大不可控的因素;而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也稱,擔心輸入性通脹,但目前來看,對通脹的控制還是比較順利的。
看點二 貨幣政策 廣義貨幣增長目標16%
「政府工作報告: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增長目標為16%.」
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并設定廣義貨幣(M2)增速16%的目標有諸多考量。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尤為重要,且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更加注重穩定物價總水平,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應對物價壓力的必然之舉。
至于M2增速目標何以落定為16%,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對本報記者表示,2009與2010兩年M2增幅比名義 GDP增幅累計超過30個百分點,累積很大的貨幣存量,16%的廣義貨幣增長目標是貨幣環境回歸常態的表現,且16%的增速也符合未來經濟增長的需求。
建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則認為,如果今年信貸能得到有效控制,16%的M2增長目標應該不難實現,不過左右M2增速的還有外匯占款,因此實現M2增速目標的主要難度將在于對外匯占款的控制。他建議,要更多地使用數量工具,而非價格工具控制外匯占款。
看點三 財政政策 赤字率降至2%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適當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9000億元,赤字規模比上年預算減少1500億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
盡管今年貨幣政策已明確從適度寬松轉向穩健,但積極的財政政策仍將繼續。財政政策雖然仍屬積極,但總量投入規模則有所減少,在專家看來,今年的積極財政政策推動因素也有不同。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袁鋼明說,2009年至2010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是以應對金融危機,刺激經濟增長為目標。而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則更多是為加大在改善民生等領域的投入。
看點四 擴大內需 提振消費市場步入快車道
「政府工作報告: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也是促進經濟均衡發展的根本途徑和內在要求。」
長久以來,我國面臨投資、出口和消費“三駕馬車”失衡的問題,嚴重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內生性增長動力不足。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專家表示,中國消費市場增長空間巨大,未來消費市場將步入發展快車道。
目前,投資仍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我國居民消費率不僅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印度等發展中國家。
從增長率上來看,我國每年消費市場增量是美國的兩倍,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而對于“十二五”期間的如何提高消費增長,全國政協委員李德水表示,擴大內需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就是理順收入分配關系,主攻方向是農村。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