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6.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一級評價項目,監測點應包括評價范圍內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點位不少于10個 B.二級評價項目,監測點應包括評價范圍內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 點位不少于5個。對于地形復雜、污染程度空間分布差異較大、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較多的區域,可酌情增加監測點數目 C.三級評價項目,若評價范圍內已有例行監測點位,或評價范圍內有近3年的監測資料,且其監測數據有效性符合本導則有關規定,并能滿足項目評價要求的,可不再進行現狀監測;否則,應設置2~4個監測點 D.應根據項目的規模和性質,結合地形復雜性、污染源及環境空氣保護目標的布局,綜合考慮監測點設置數量 7.危險廢物填埋場運行的第一年,應( )至少取樣一次。 A.每天 B.每季度 C.每周 D.每月 8.污染物進入含水層的途徑包括( )。 A.間歇入滲、連續入滲、含水層間越流和徑流 B.間歇入滲、連續入滲和含水層間越流 C.間歇入滲和連續入滲 D.含水層問越流和徑流 9.某聲源的衰減符合點聲源衰減規律,在距離其1m處的聲壓級為120 dB(A),在距離10m處的聲壓級為( )。 A.110dB(A) B.105 dB(A) C.103 dB(A) D.100dB(A) 10.大氣污染源調查的核心是核定( )。 A.源強 B.污染物排放量及相關參數 C.源強及污染物排放量 D.源強、污染物排放量及相關參數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2年環評師考試技術方法預測試題1 |
|
閱讀下一篇:2012年環評師考試技術方法預測試題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