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第二節、驗收監測與調查的工作內容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原則(掌握) (1)污染物排放濃度達標驗收和排污總量達標驗收并重。 (2)污染型建設項目和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并重。 (3)建設項目分類管理和實施驗收公告制度。 一、驗收監測與調查的內容范圍(掌握) (1)檢查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制度的執行和落實情況,各項環保設施或工程的實際建設、管理、運行狀況及各項環保治理措施落實情況。 (2)監測分析評價治理設施處理效果或治理工程的環境效益。 (3)監測分析建設項目外排廢水、廢氣和噪聲等的達標情況。 (4)監測必要的環境保護敏感點的環境質量。 (5)監測統計國家規定的總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標的達標情況。 (6)調查分析評價生態保護以及環境敏感目標保護措施情況。 二、驗收監測與調查的主要內容(熟悉) (1)環境保護管理檢查。 (2)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效果測試。 (3)污染物達標排放監測。 (4)環境保護敏感點環境質量的監測。 (5)生態調查的主要內容。 (6)清潔生產調查。 第三節、驗收調查報告編制的技術要求 一、驗收調查工作程序(熟悉) 包括資料收集與現場初步踏勘、編制驗收調查方案、實施現場調查、編制驗收調查報告(表)四個過程。 二、驗收調查報告編制技術要求(熟悉) (1)正確確定驗收調查范圍。 (2)明確驗收調查重點。 (3)選取驗收調查因子。 (4)確定適用調查方法,有文件核實、現場勘察、現場監測、公眾意見凋查、遙感調查等。 (5)分析評價方法,一般采取類比分析法、列表清單法、指數法與綜合指數法、生態系統綜合評價法等。 (6)評價判別標準,主要包括:①國家、行業和地方規定的標準及規范;②背景或本底標準;③科學研究已判定的生態效應。 三、驗收調查報告章節內容(熟悉) (1)前沿。 (2) 總論。 (3)工程概況。 (4)區域環境概況。 (5)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的回顧。 (6)環保措施落實情況的調查。 (7)施工期環境影響回顧。 (8)環境影響調查與分析。 該部分為驗收調查報告的核心內容,含現況調查分析與專題調查分析。前者主要包括社會影響、生態影響、污染影響三方面的內容;后者一般包括調查情況、調查結果分析和環境影響評估結論、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四部分內容。 (9)補救對策措施及投資估算。 (10)總論與建議。 當建設項目同時滿足以下五方面要求時,應明確建議政府環保部門通過工程竣工環保驗收: ①不存在重大的環境影響問題; ②環評及批復所提環保措施得到了落實; ③有關環保設施已建成并投人正常使用; ④防護工程本身符合設計、施工和使用要求; ⑤目前遺留的環境影響問題能得到有效處理解決。 (11)附錄。 可包括有附圖、附件和附表。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2年環評師考試技術方法考點62 |
|
閱讀下一篇:2012年環評師考試技術方法考點6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