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再現或致棕櫚油跨年度反彈
來源:考試大發布時間:2011-11-16
目前油脂持續震蕩,多空雙方均缺乏足夠支持。棕櫚在經過前期的下跌之后,價格一直維持在7600-8200元/噸,箱體震蕩的格局并沒有改變。但是棕櫚產量在進入11月之后就進入了減產通道,外加“拉尼娜”今年將重現,其所帶來的大雨與東南亞的雨季重合,將會給收割帶來壓力,進一步影響產量。此外,歐債危機告一段落,宏觀環境趨于穩定。全球范圍內油脂供需依然偏緊,油脂消費潛力十足。因此,筆者看好棕櫚年底的跨年度行情。
拉尼娜再現 棕櫚進入減產通道
進入11月之后,對棕櫚的一些看法需要發生改變。高產量高庫存早成為市場預期并一步步實現,這使得全年棕櫚價格持續下跌,年初到現在跌幅已高達22%。這一跌幅是其他農產品所不能相比的,但高產量預期可能在進入11月之后有所動搖。
首先,按照季節性規律,10月將是棕櫚產量的年內高峰。而10月之后,棕櫚產量將經歷連續4個月的迅速下滑。這樣,在經歷了大半年的產量增長之后,棕櫚產量終于得以連續回落。
其次,拉尼娜現象今冬會持續影響東南亞地區。拉尼娜現象產生時,西太平洋海水溫度將會高于常年,這將會帶來更多降水。泰國、老撾、越南等地的洪水就和拉尼娜有關。拉尼娜帶來的大雨將和馬來西亞、印尼的雨季重合,阻礙棕櫚的收割。所以,天氣因素將是產量需求雙淡季影響棕櫚價格的重要因素。
出口或再創新高 需求強勁
10月棕櫚出口強勁。雖然MPOB還沒有公布10月棕櫚產銷數據,但從船運機構SGS的統計來看,10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預估為168萬噸,較上月同期的151萬噸增長12%。
168萬噸的出口量超出7月的163萬噸,創出歷史新高。目前棕櫚較其他油品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下游需求也將更多地考慮用棕櫚替代其他油品。
歐債危機影響有所緩解
宏觀方面,希臘政客不顧大局的行為被事實證明僅僅是金融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歐債危機從爆發到現在已經一年多時間了,應該說在德法就金融穩定基金(EFSF)擴容以及希臘國債減記等問題上達成一致后,至少在短期內,如果沒有新的消息爆出,歐債的影響應該是有所緩解。
另據銀行業人士透露,從10月下旬四大行信貸投放情況看,10月21日至27日5個工作日,新增信貸猛增600多億元,信貸閘門突現松動跡象。與此同時,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也有明顯下調。這兩件事說明資金緊張的狀況有所好轉。這主要是由于10月國內CPI漲幅為5.5%,通脹壓力已經緩解,這是信貸放松的前提條件。
無論是溫家寶總理的措辭,強調政策前瞻性,還是四大行信貸的放松,都顯示現在的政策已經進入觀察期,緊縮的程度絕對比前半年要松。這對于國內經濟和商品來說,都是重大利好。
全球油脂供求趨緊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報告,2011/12年度,全球油籽總產量幾無增長,油籽總消費預計要高過總產量。而油籽庫存也因此有所下降。同時,植物油消費也增長迅速,植物油庫存更是連續3年降低。油脂作物相對其他農產品,缺乏經濟競爭力,所以很多土地大面積改種了玉米、小麥等其他農作物。根據蛛網模型,農產品的當期價格決定下期產量,作物的更替不可能隨意變化,2011/12年度大豆和油菜籽減產幾成事實。這也給油脂類打下中期偏多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