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警考試:行測備考細節歸納(8)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1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細節推斷題,顧名思義,要求考生準確理解文段乃至文章的某一細節信息或作出合理推斷,考查的是考生在短時間內篩選信息、合理推斷的能力。細節推斷題的提問形式包括:“對這段文字理解最準確/不準確的是”、“與這段文字文意(不)相符的是”、“通過這段話,可以知道”、“根據這段話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等等。
一般而言,細節推斷題的出題思路是在某一細節處設置陷阱,也就是說,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有其慣用的“騙人伎倆”,引誘一部分粗心的考生犯錯,從而達到區分考生水平的目的,我們常說“細節之中有魔鬼”,這句話用在細節推斷題上最恰當不過。對于剛上路的新手來說,實在是很有必要知己知彼,熟悉這些“陷阱”,認清“魔鬼”的真面目,本文用意正在于此。
陷阱八:過度推斷
細節推斷題中的推斷需要緊扣原文,適度推斷,不能隨意發揮,推得過遠過深。命題者常常會設置一些過度推斷的干擾選項,考生應該排除其干擾。
【例9】經濟優勢往往造就文化強勢,文化強勢則借助經濟優勢向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輻射,這是文化傳播的一個規律。在這一過程中,會存在泥沙俱下的問題,把一些不好的東西也學了過來。
根據這段話,可以知道( )。(2006年國家二卷第15題)
A.經濟狀況影響文化傳播的方向
B.經濟上有優勢文化也就先進
C.經濟落后的地區會擇善而從
D.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分析】文中闡明了一個文化傳播的規律,即:經濟優勢——文化強勢——文化向經濟落后地區輻射。概括而言,經濟狀況影響文化傳播的方向,故選A。選項B屬于過于絕對的陳述,不合文意,不選;選項C的信息原文并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不選。值得注意的是,選項D“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毫無疑問,其內容本身是正確的。但原文只是介紹了一個文化傳播的規律,并未論及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因而選項D屬于過度推斷,不選。
以上介紹了細節推斷題中常見的八種陷阱。考生在復習備考細節推斷題的過程中,應始終牢記上述八種陷阱,努力避免陷入命題者的圈套中,這樣才能輕松做好細節推斷題,笑傲考場。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