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考面試:無領導小組面試經典理論
來源:華圖網校發布時間:2011-11-11 13:29:0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二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綜合發展觀。20世紀70-80年代,綜合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逐步成為主流發展觀。人們對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即增長不等于發展,發展是經濟社會各方面綜合發展的系統工程。1980年3月,聯合國大會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發展是既滿足當代的需求,又不對后代滿足需求能力構成危害。可持續發展觀強調以未來的發展規范現在的行動,換言之,就是使發展成為在今天是現實的、合理的,同時又能使明天的發展獲得可能的空間和條件。因此,可持續發展也是為未來發展創造條件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觀肯定發展的必要性。只有發展才能使人們擺脫貧困,提高生活水平;經濟發展離不開環境和資源的支持,發展的可持續性取決于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性;后代人擁有與當代人相同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當代人必須留給后代人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必要資本,包括環境資本。
三是以“人類發展”為核心的現代發展觀。20世紀90年代以來,聯合國提出了“人類發展”的概念,一種更新的發展觀被人們普遍接受。這種全新的發展觀,深刻地改變著人們關于發展的思維定式,同時也直接影響著許多國家以及國際社會的政策議程和行動日程。人類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類能力如健康、知識和技能的形成,另一方面是人們將他們所獲得的能力運用于閑暇或生產性目的,或者在文化、社會和政治事務中的積極參與。簡言之,強調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增進人類幸福、自由、尊嚴、安全、公正、參與等。在我國,正式提出并完整闡述科學發展觀的內容是在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這次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來推進改革和發展。對這樣一個發展觀,******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都把它稱作“科學發展觀”。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