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案例分析及解析精華6
來源:心理咨詢師考試網發布時間:2011-09-23
2011年下半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報名進行中,小編特編輯整理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資料、試題,希望對您的考試有所幫助!
18 通常從哪些方面對咨詢效果進行評估
(1)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估
(2)心理咨詢師對咨詢效果的評估
(3)求助者社會生活狀況改善情況
(4)求助者周圍人對其改善狀態的評價
。5)求助者咨詢前后心理測驗結果的比較
19 在使用攝入性談話法與求助者進行溝通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態度必須保持中性
。2)提問中避免失誤
(3)除提問和引導語之外,不能講題外話
。4)不能用指責、批判性預言組織或扭轉求助者的談話內容
。5)在攝入性談話后不應給出絕對性結論
(6)結束語氣誠懇、客氣,不能用生硬的話做結束。
20 你在與該求助者進行攝入性談話時,怎樣選擇切入點
1、根據求助者主動提出的求助內容深入了解相關資料
2、根據在咨詢中觀察到的疑點深入了解相關資料;
3、根據心理測驗結果初步分析中發現的問題深入了解相關資料;
4、根據上級咨詢師下達的談話目標深入了解相關資料
1、請寫出對該求助者的診斷程序? 或:你認為應當怎樣根據該求助者的具體情況做出你的診斷?注意初步印象、初步診斷與本案例的診斷的區別。
。1)、確定造成求助者心理與行為問題的關鍵點;
。2)、確定求助者的問題是否屬于心理咨詢的工作范圍;
。3)、對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分析;
(4)、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
。5)、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
(6)、提出心理評估報告。
2、如何對該求助者的個人成長史資料進行整理?
* 嬰幼兒期
* 圍產期、出生時的情況,包括母親身體狀況、服藥情況、是否順產
* 童年生活
* (1)生長、發育狀況
* (2)有無特殊事件,對當時的記憶
* (3)既往疾病史
* (4)家庭環境
* (5)家庭教育方式、學校教育情況,有無退縮或攻擊行為
* 少年期生活
* (1)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中有無挫折發生;
* (2)最值得驕傲和羞恥之事;
* (3)性萌動時的體驗和對待;
* (4)有無嚴重疾病發生;
* (5)與成人的關系中,有無不愉快事件發生,有無仇視、忌恨的事或人;
* (6)興趣何在,有無充足的游戲時間,與同伴的關系如何
* 青年期
* (1)青年期最崇拜的人是誰
* (2)愛情生活狀況
* (3)最喜歡讀的書
* (4)學習或升學有無挫折
* (5)就業有無挫折
* (6)婚姻有無挫折
* (7)有無最要好的朋友,朋友狀況如何(職業、道德、法律意識)
* 個人成長中的重大轉化以及現在對它的評價
3、你在與該求助者進行攝入性談話時,怎樣選擇切入點
(1)求助者主動提出的求助內容;
(2)心理咨詢師在初診接待中觀察 到的疑點;
。3)心理測評結果的初步分析中所發現的問題;
。4)上級心理咨詢師為進一步診斷而下達的會談目標;
(5)確定會談的內容與范圍。
4、心理咨詢師應怎樣和求助者商定咨詢方案
1) 咨詢目標
2) 雙方的責任、權利、義務
3) 咨詢次數與時間安排
4) 咨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
5) 咨詢效果及評價手段
6) 咨詢費用
7) 其他問題及有關說明
5、攝入性談話的注意事項
a) 態度必須保持中立;
b) 提問中避免失誤;
c) 不講題外話;
d) 不能用指責、批判性語言阻止或扭轉求助者的會談內容;
e) 在攝入性會談后不應給出絕對性結論;
f) 結束語要誠懇、客氣。
7、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師應用面質技術的目的是什么?
1) 在于協助求助者促進對自己的感受、信念、行為及所處境況的深入了解
2) 激勵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無意的防衛心理、掩飾心里來面對自己。
3) 面對現實并由此產生建設性的活動。
4) 促進求助者實現言語與行動的統一理想與現實自我的統一
5) 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蓋的能力、優勢、即自己的資源并加以利用
6) 通過咨詢師的面質給求助者樹立學習模仿面質的榜樣以便將來自己有能力去對他人或者自己做面質
8、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產生阻抗的原因是什么?
阻力來自成長中的痛苦
阻力來自功能性的行為失調
阻力來自對抗咨詢或咨詢師的心理動機
9、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師應如何選擇適合求助者的咨詢方法?
陽性強化療法 合理情緒療法
10、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師應如何進行轉介?
求助者不相適宜的三種類型
* 欠缺型
* 忌諱型
* 沖突型
無法實現匹配的情況下轉介
* 咨詢師如果發現自己與求助者明顯不相適宜,或發現自己不善處理時,應當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明智地轉介 給合適的咨詢師,或及時中止咨詢,推薦其去尋找更有效的幫助,以免貽誤時機、加重病情,釀成不良后果。
* 對轉介的新咨詢師,應詳細地介紹情況,提供自己的分析,但不宜泄露求助者的隱秘。
11、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對象一般應具備的特征為?
適宜的求助者應具備的條件
1) 、智力正常
2) 、年齡適宜
3) 、內容合適
4) 、人格正常
5) 、動機正確
6) 、信任度高
7) 、行動自覺
8) 、匹配性好
12、如何確定本案例的咨詢目標?或請結合本案例,為求助者擬訂的有效的咨詢目標。
1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關資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問題
* Who, 他是誰?
* What, 發生了什么事?
* When , 什么時候發生的?
* Where, 在哪里發生的?
* Why, 為什么會發生?原因何在?
* Which, 與哪些人有關?
* How, 事情是如何演變的?
深入了解求助者的四個思路
* 明確求助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 進一步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
* 通過對求助者言行的反應,澄清自求助者的真實想法
* 深入探討求助者問題的深層原因
2判斷求助者心理問題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 找出求助者主要問題
* 確定從哪個問題入手
3選擇優先解決的問題
* 找出求助者主要問題
* 確定從哪個問題入手
4向求助者說明有效咨詢目標的七個基本要素
* 具體
* 可行
* 積極
* 雙方可以接受
* 屬于心理學性質
* 可以評估
* 多層次統一
。5)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的整合
從大目標著眼,從小目標著手,是辯證處理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關系的準則。
終極目標是促進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發展,充分實現人的潛能,達到人格完善。
13、作為咨詢師,你應如何向求助者明確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