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特點與命題趨勢分析
來源:發布時間:2011-08-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公教育專家通過對2011年春季福建省公務員考試真題和2010年春季和秋季的真題進行對比后發現,福建省公務員行測的題型和題量相對穩定,但試題綜合難度較大;同時,總結了福建考試行測各個部分的試題特點和命題趨勢,幫助大家從整體上認識福建考試,并使大家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夠事半功倍。
2010-2011 年福建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題型題量分布表
通過分析上表發現,福建省公務員行測考試仍將呈現穩中求變的整體特征,在繼承上一年省考行測試卷精華的同時,也緊隨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變化趨勢,在具體的題型、題量、考查內容、總體難度等方面將進行相應調整。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在2011年秋季福建公務員考試中,行測試卷結構將基本穩定,仍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五大部分,但是試卷的題型順序和題量可能變化。
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對各部分的試題特點和命題趨勢進行具體分析: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1.2011年春季的總題量由2010年春季考試的25題、2010年秋季考試的30題增加到40題,考查題型包括邏輯填空、片段閱讀兩種。邏輯填空題量顯著增加,片段閱讀題目相對穩定,題量仍為20題。
2.邏輯填空主要是對實詞和成語的考查,實詞+成語的綜合考查題型日漸受到命題人的青睞。從考查形式上看,兩空、三空為主要考查形式,難度相對較大,同時四空考查形式也成為新考點。
3.2010年春季考試片段閱讀題型包括主旨觀點型題目、細節理解型題目、語句連貫型題目、標題提煉型題目等,2010年秋季考試片段閱讀題型包括主旨觀點型題目、細節理解型題目、寓意理解型題目、語句連貫型題目。而2011年春季福建片段閱讀的考點主要集中在主旨觀點型題目和語句連貫型題目上。其對語句連貫型題目考查力度的加大也體現了福建省考向國考靠攏的發展態勢。
4.近兩年來,題目的選材越來越趨向于豐富化、專業化,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科技、人文、生活等各個方面,這就要求考生注意平時積累,廣泛閱讀既可擴展知識面,又可培養語感。
中公教育預測,2011年秋季福建公務員行測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將保持穩定,仍以考查邏輯填空和片段閱讀為主。
(二)判斷推理
1.判斷推理整體變化較大,總題量由2010年的35題縮減到30題,取消了對類比推理這一易得分題型的考查,考查題型為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整體難度增加。
2.圖形推理部分變化顯著,由5 題增加到10題,難度呈上升趨勢。考查題型廣泛,視覺型圖形推理、古典型圖形推理、九宮格圖形推理和空間形式圖形推理均有涉及。在考查知識方面,以考查圖形構成、幾何性質、圖形轉化等內容為主。
3.定義判斷部分仍穩定為10題,雖然題干定義的字數有所增加,但整體難度略有下降,以單定義判斷作為唯一的出題形式。考查內容廣泛,涉及法律、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定義。如考生在平時復習中對各方面知識有所積累,那么將有助于解題時理解題干的定義。
4.邏輯判斷部分題量較為穩定,持續穩定在10題。考查題型以可能性推理為主,同時兼有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以考查削弱型為主;必然性推理所占比重有所降低,對直言命題推理和復言命題推理均有涉及。這一部分內容需要考生具備較好的邏輯基礎知識。
中公教育預測,在2011年秋季福建省行測考試中,判斷推理部分最大的變化是可能會取消對類比推理的考查,即使類比推理可能會再度成為考點,但其考查力度也將有所降低。其他三大題型仍將保持穩定。
(三)常識判斷
1.常識判斷部分總題量由2010年春季考試的35題,減少到20題,考查內容涉及到經濟、法律、地理等多學科知識。從近兩年行測常識判斷真題來看,經濟、法律、地理、科技、人文部分的題量總和相對穩定,為福建常識判斷的常規考點。
2.科技、人文、管理知識的比重增加。科技常識增幅顯著,2011年增加了3題。考點與科學發展前沿緊密相連,某些試題結合生活現象出題,因此考生應注意挖掘表面現象的深層科技知識。人文、管理類知識也有所增加,對這兩類知識的考查體現了福建公務員考試對公職人員文化及管理知識水平的重視。
3.經濟、法律知識所占比重減少。經濟常識的考點與時下熱點經濟問題相關,例如“緊縮性貨幣政策”;法律知識由2010年秋季考試的5 題減少到3 題,但考點有變化,由常考的民法、行政法、訴訟法轉移到了2011年的憲法、行政法、國防法,對新法的考查是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部分的一大特點。
4.常識判斷部分的整體難度基本持平,但綜合考查趨勢明顯。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不僅需要注意知識點獲取的廣度,而且還需要有深度,同時要密切關注社會時事熱點,緊跟時代步伐,了解更多時政和科技知識,提高常識判斷部分的得分率。
中公教育預測,常識判斷部分的題量將趨于穩定,時政熱點是命題新趨勢。
分析近兩年福建行測真題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法律、地理、科技、人文等常規考點仍將是常識判斷部分的考查重點,在今后的考試中此類學科知識的比重將居高不下。同時也不排除結合時政熱點進行命題的題型,諸如結合當下時政加大對黨史知識的考查。另外匯集多學科知識進行綜合性考查仍將是常識判斷部分的一大命題趨勢。
(四)數量關系
1.數量關系部分變化明顯,總題量由2010年秋季的15題縮減為10題。
2.從題型上來看,2010年數量關系部分包括傳統的兩種題型,即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而2011年的考試中,題型發生了變化,數字推理部分不再作為考查內容,而只考查了數學運算一種題型,但是總體難度卻比2010年有所增大。
3.近兩年,數學運算部分考查的題型較多,包括計算問題、行程問題、工程問題、和差倍比問題、時鐘問題、年齡問題、盈虧問題等等,但每年的考查側重點有所不同。這需要考生在平時要多做練習,爭取做到熟能生巧、舉一反三,提高解題效率。
中公教育預測,可能會取消對數字推理的考查,即使出現數字推理,考查力度也將降低。而數學運算部分變化不會太大。
(五)資料分析
1.資料分析較為穩定,2010年秋季考試和2011年考試總題量為20題,包括4篇材料,每篇材料下設5 個小題。材料類型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圖形材料、綜合材料等,材料內容多與宏觀經濟相關;材料信息量較大,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才能快速定位數據。
2.該部分考查的概念中,以計算型概念為主,理解型概念為輔。增長量、增長率、比重、倍數、進出口額等計算型概念考查頻率較高,對理解型概念的考查相對較少。
3.近兩年的考試中,計算題所占比重較大,且更加注重對計算技巧的考查。
大部分題目均可采用首數法、乘除法轉化法、范圍限定法、取整法、分子分母比較法等計算技巧快速求出正確答案。
中公教育預測,資料分析部分將保持穩定。資料分析部分也將繼續以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圖形材料、綜合材料為主要考查內容,在強調計算技巧的同時兼顧考查考生的計算能力、信息提取能力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