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法干警申論部分大綱解讀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8-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政法干警招考大綱的申論基本承襲了2010年大綱的形式與內容,在測查目的、給定資料等方面并沒有做出不同要求,對于未參加過此類考試的考生,以下幾點內容必須加以注意,這可使大家更加快速、透徹地掌握今年政法干警考試的大綱要求和應試技巧。
申論作答基本要求
一是政法干警申論試卷的內容分為注意事項、給定資料、作答要求三部分。注意事項對考生在閱讀資料、進行作答的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進行提示與指導,考生應仔細閱讀;給定資料即考生作答的根本依據,占申論試卷絕大部分篇幅;作答要求是指考生需作答的題目。
二是給定資料有關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考生須在對其有技巧性地閱讀、深入地理解與分析后進行作答,獲取資料中的有用信息。
三是在作答題目時,在不違背作答要求大方向的前提下,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采用靈活多樣形式進行作答,保證對題目的作答嚴謹而又不乏文采。
專科、本碩不同要求
申論(專科類)重點測查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包括: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個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對給定資料涉及的概念、術語、名詞等含義理解正確,區分清楚;文字表達通暢,層次分明。
申論(本碩類)重點測查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包括: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內容主旨(含表層含義及深層含義);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內容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條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
測查考點不同。專科類申論考試考查三方面能力,分別是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而本碩類考試多了對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考生在把握內容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
考查程度不同。本碩類考試不僅測查的考點多,并且在相同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方面的考查程度都比專科類考試要深。
閱讀理解能力——專科類考試要求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即可,主要停留在對資料的表面理解;本碩類考試要求準確理解理解給定資料的內容主旨,不僅對表層含義進行理解,更要理解其深層含義。
綜合分析能力——專科類考試要求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間的有機聯系,對資料給定的概念、術語、名詞等準確理解與區分即可;本碩類考試需要對給定資料所涉及問題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并且在掌握內容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提出解決相關問題的思路與方案。
文字表達能力——專科類考試要求文字的表達通順、有層次即可;本碩類考試要求在通順的基礎上更要準確、有條理,文字要凝練、有邏輯,準確反映出給定資料的主旨及精神,真實描述出社會現象及問題。
給定資料的特點
1.申論的給定資料具有普遍性,對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社會等方面問題都有所涉及,涉及面非常廣。
2.申論的給定資料具有針對性,一般都有明確的主題,可以是現實中普遍存在的社會熱點問題,大眾傳媒關注的焦點,或者社會公共事務管理領域某一方面的內容。
3.申論的給定資料形式具有多樣性,有的是以段落形式給出的一組文字材料,有的是一篇或幾篇的文章或是訪談錄等。
【參考解讀】
1.普遍性。給定資料的題材主要涉及五個方面——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社會,這需要考生在復習和平常的生活中要對這幾方面的知識有全面的掌握,具有廣闊的知識面。
2.針對性。給定資料是圍繞一個或幾個特定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有針對性地組織在一起而產生的。找準了資料所涉及的問題或現象,也就找到了資料的內容和主旨。
3.多樣性。給定資料的形式呈多樣化的趨勢,可以采用文字或訪談的形式,也可以引用數據和圖表等。不論資料以何種形式給出,考生只要找準其中心論點和主要內容,即可在作答時有的放矢,省時高效。
題型與作答要求
根據給定資料和測評目的的不同,申論題型及要求會有所變化,如,寫作文種上的變化。根據給定資料的不同,讓考生發表議論、進行評述或者寫一篇講話稿、調查報告、工作方案及其他相關的公文等。還有試題結構上的變化,根據測評目的的不同,可能設定兩個、三個或多個問題等。
【參考解讀】
1.文種上的變化。政法干警申論考試的題型和要求會根據給定資料和測查目的的不同略有變動,但是并不會超出申論五大題型(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文章論述、公文寫作)的既定范圍。這就要求考生在復習備考中有意識地去掌握這些題型的作答流程及方法。
2.結構上的變化。政法干警申論考試對于題目數量并沒有特別要求,但是按照近幾年政法干警招考的趨勢來看,一般試題數目在3-4個,也有可能出現一道大題下包含兩道小題的情況。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