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考落榜青年如何成為公務員
來源:育路山東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960年出生于諸暨市牌頭鎮的何奇恩如今是美國公務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在一次英語測試中只得到了9分。
經過前半夜路燈下、后半夜廁所里的艱苦努力,捱過連續4次高考失利的煎熬,他終于成為北京師范大學英語專業的高材生。
1990年8月19日,30歲的何奇恩辭掉了北師大留校任教的工作,與新婚不久留學美國的妻子團聚在異國。
一邊打工一邊讀書的日子里,何奇恩先后獲得了美國天普大學語言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6年的一天,何奇恩在一張小報的中縫中發現了一條“費城老人局要招收一名難民服務協調員”的招工廣告,通過筆試和面試,何奇恩獲得了這份政府部門的臨時工作,雇傭期為一年。
由于表現出色,他在結束臨時工生涯的時候獲得了費城老人局的年度最高獎,并被破格提升為少數民裔專員。
2002年,美國衛生部公開招收一名公務員的廣告見諸報端,條件要求除了博士學位、亞裔和年齡外,還特意加上“有社區工作經驗者優先”的條款,這像是為何奇恩“量身定做”似的。經過筆試面試,加上何奇恩此前良好的社會影響,他順利成為美國聯邦政府中一名公務員。
成為美國聯邦政府公務員后的何奇恩,工資收入卻比原來單位少了一大截,但他義無反顧。他先是在美國聯邦政府衛生部民權辦公室任平權專員,因工作認真、出色,同年就轉入聯邦保險署任健康保險專員。2006年,他獲得了美國衛生部頒發的特別獎和部長獎。
2008年他還獲得了美國聯邦政府最高級別的公務員獎,美國媒體稱他“改變了旅美亞裔老人的世界”。
用踏實的工作態度 將同事的嘲諷變成鼓勵
在美國,“人人平等”這句口號的使用頻率相當高,但在現實生活中,歧視和偏見卻又無處不在。
就在何奇恩去費城老人局上班的第一天,他就遇上了麻煩,有個白人同事當著他的面說:“這種活也能輪得到你?這種活你也能做好?”一副十分蔑視的神情。
面對他人的嘲諷與挑戰,何奇恩有他自己的處世宗旨,那就是絕對避免與別人鬧無原則的矛盾。因此他只不卑不亢地坦然回答:“那你就走著瞧吧!”
在社區調研中,何奇恩發現華人人數不斷增加,尤其是從中國國內到美國的老年人不斷增加,他們大多是為出國留學的兒女們領養孩子,這些老人由于語言不通,溝通困難,無法融入當地社會,更無法享受到美國的老人福利。
“我剛到老人局工作的時候,發現很多初到美國的老人都被關在家里,電視看不懂,電話不會接,出門怕迷路,看到會說中國話的社區工作人員,真的像遇到親人一樣。”
通過社區訪談,何奇恩與這些亞裔老人進行了充分溝通。鼓勵他們走出家庭住進社區老人公寓,同時讓他們了解美國的福利政策和待遇,并用開現場會的形式在當地巡回演講。在亞裔老人中舉辦英語培訓班,讓這些老人能夠通過語言難關。出色的工作讓同事刮目相看,這一年,在400多名雇員參加的評比中,何奇恩是唯一被評為先進的雇員。
就這樣,何奇恩憑著對人對工作的一片真誠和認真負責、不踢皮球的作風,贏得了上級的贊揚和同事們的尊敬,連以前曾輕蔑他的那位白人同事,此時也推心置腹地說道:“老人局的地方太小了,你很聰明能干,應該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山東育路網溫馨提示:更多信息正在不斷更新中,敬請關注
咨詢電話:4000-667-687 0531-58651558
QQ:779594696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