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房價走向將何處何從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即使大部分人都知道一線城市的房價即便降價百分之三十也仍然是天價,但降與不降對民眾卻會造成完全不同的心理反應。哪怕只是降一點,也意味著他們距離房子的理想更進一步,意味著他們對政府的信心更增一層,他們對社會的認同、對尊嚴的感知以及工作的進取心都會受到積極的影響。
房市焦慮癥又慢慢被撩撥起來了。過去一個月的世界杯足球賽暫時掩蓋了這種焦慮氣氛,這是因為媒體興奮點的轉移。人們發現足球很性感,但現實依然很“骨感”:房市出現逆反潮流,第一波真正意義上的房市調控憂慮潮正泛起。
首先,據某證券報報道,6月底中央高層委托有關機構赴京廣滬深進行樓市調研,并且征求民間研究機構意見,以了解房市調控政策對房市帶來的影響,防止樓市調控對經濟造成誤傷,并作為依據以制定下一階段的樓市政策。這一消息顯示出決策層和智囊層重新評估房市調控政策的傾向。另一消息則有關央企。據某財經媒體報道,近期,一些央企頻頻出現在各地的土地拍賣會上,并且無往不勝,將地皮全部拿下,以致7月份前后掀起了新一輪的“拿地潮”。這一消息顯示的是微觀經濟體的動向,這一動向對房市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意義。因為今年初,國資委已經作出了非主營房地產業務的央企退出房市的決定,而在當時輿論的嚴厲指責下,主營房地產業務的央企也已經相當收斂。事實上,“國十條”發布以來,無論是新華社連續發表評論要求嚴格執行房市調控政策,還是國資委對央企的約束,以及不少領導人在房市上的表態,都給外界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中央高層要以相當的決心來完成這一次房市宏觀調控,而宏觀調控需要的是包括央企在內各級政府部門及其下屬企業的配合。在這樣的背景下,央企突然違背這個不成文的約定,重新開啟“圈地”模式,給市場釋放出不利房市調控的信號。
如果說這兩個消息仍然是釋放信號,那么不少一線城市銀行放松“第三套房貸”就已經是房市調控政策的直接微調了。繼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之后,深圳、北京部分銀行也已悄然放松第三套房貸款。北京按首付不低于5成、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1.1倍的政策執行。
如果報道屬實,以上新聞同時在最近出現,表明這一輪房市調控有可能出現重大變數。此前一直處于僵持狀態的房市雖然還沒有出現市場的逆反,但市場觀望者的心理已經發生了改變,此前的房市一直是調控支持者占領上風,不僅在輿論上占優,在業界、學術界和政府也明顯占優。我國房市和股市有一個相同特點,即市場預期對于市場走向有著強大的影響。實際上,過去的5、6月,房價雖然沒有實質下跌,但成交量已經有巨大縮水。這就是市場預期產生的效果。而如此強烈的市場預期,并不是來自企業的行為,而是來自政府的決心。對于調控支持者來說,之所以在調控政策出臺一個季度之后房價仍然沒有實質下跌之時仍能保持充分的信心,是因為他們對政府的決心有信心。
我們注意到,在過去的三個月,也就是房市調控政策頒布之后的三個月,統計局每個月公布的房市數據都是當天新聞的頭條,人們在平靜中默默關心房市的一舉一動。民眾在等待,媒體在等待,即使大部分人都知道一線城市的房價即便降價百分之三十也仍然是天價,但降與不降對民眾卻會造成完全不同的心理反應。哪怕只是降一點,也意味著他們距離房子的理想更進一步,意味著他們對政府的信心更增一層,他們對社會的認同、對尊嚴的感知以及工作的進取心都會受到積極的影響。無論如何,讓民眾對房市充滿信心的前提是房市調控政策不變,中央甚至有更進一步的政策。平靜的三個月過去了,一個季度后,中國房市又進入一個微妙緊張的時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信號。然而,誰都清楚,最終能決定中國房市走向的,仍然是政府的決心。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