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試中兩難類題型的一種應對技巧
來源:華圖公務員發布時間:2011-05-17 09:54:4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近年來,應急應變類題型重要程度越來越高,出現率也大大上升。比如在廣東省考中,應急應變類經常可以達到2道,即占到50%!
其實這一現象并不意外,現在我國在干部、領導選拔中,高度重視應急應變能力,這也是和我國目前國情的變化直接關聯的。
在應急應變類中,很大一部分是兩難類題型。在短時間內,還要兼顧多個彼此之間有沖突的訴求,這無疑大大增加了答題難度。所以研究兩難類問題顯得至關重要。
另外,還有一些兩難類問題,雖然不是出現在應急應變的題目中,但也同樣值得關注。
鑒于此,華圖教育給出了兩難類題目一些應對的方法。
一、真題回顧
2010年5月10日上午法檢系統面試真題第三題
查處企業,政府認為會導致工人下崗,你是案件主辦,怎么做?
2010年5月10日上午廣東面試真題第四題
博物館相應上級要求,進行安全檢測,需要身份證及其他證件,檢查時間長,隊伍排得也長,有人情緒激動,你是博物館工作人員,你怎么做?
2010年5月10日上午廣東省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第三題
不少商家占用了人行道作為停車位,阻塞了道路,你怎么處理?
2009年6月7日下午廣東省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第三題
一些流浪漢坐在人們休息的公共場所,讓你處理,你該怎么辦?
二、題型特點
從上述真題可以看出,兩難類題型有如下特點:
第一,它一般牽涉到多方利益,而這多方往往還都是“人民群眾”,都是公務員在處理問題時應該照顧到的。簡單采取某措施必定會損失另一部分群眾的利益,恐怕也意味著是不完美的答案或者答題的失敗。這是難點所在。
第二,它往往出現在應急應變的情境中。比如上述除了第一例之外,都是。即便是第一例,也有一些急迫的味道。
三、應對方法
針對此類題型,我們提出兩難類題型的幾個核心應對技巧。
第一,要判斷孰輕孰重,必須堅持最大的原則。
我們發現,兩難類題型之所以難,就在于我們畏手畏腳,不敢下手。好多時候,我們可以不必顧忌這么多,把問題簡單化一些,先考慮問題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必須辦好這一方面。比如上述第一例(2010年5月10日上午法檢系統面試真題第三題-“查處企業,政府認為會導致工人下崗,你是案件主辦,怎么做?”)中我們如果一定要逼著自己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既能如實辦案,又要兼顧到弱勢群體工人們的飯碗問題,就會發現實在太難了,甚至沒有出路。如果我們首先秉持“依法辦案,實事求是”這一原則,就發現此問題會無比簡單。而且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想到,作為法檢類考生,我們本來就是應該站在司法工作者立場來考慮問題,更要強調“法律權威至上”。那么,對于“兩難”中另一方的利益,是不是完全不管了呢?不是的,請看下面的技巧。
第二,采用“陽光結局”的思維。
在處理完第一要務之后,我們再回答,對于剩下來的事宜,我們會妥善安排。而且最后一定會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這里的關鍵在于,我們把原來的需要統籌兼顧的一對事變成了先后分別完成的兩件事。每件事的處理都會非常容易了。另外,不管怎么說,最后一定能夠把問題解決掉,這就是“陽光結局”。
第三,最后要有一個反思提升。
要有這樣一個認識:出現了兩難局面,一般是以前有些工作沒有做到位,至少沒有來得及及早發現問題、消除問題。因此必須深刻認識。認識可以談談以后在工作中要更加注意發現問題;也可以進一步談談形成一些長效機制。比如在工作中把檢查、溝通長期化、規范化、制度化等。另外,即便沒有自己的責任,通過此事也必定能夠有很多收獲,也是值得總結的。
四、舉例
2010年5月10日上午法檢系統面試真題第三題
查處企業,政府認為會導致工人下崗,你是案件主辦,怎么做?
參考答案:
a)
首先,我必須依法辦案,實事求是地把問題完全調查清楚。【堅持大原則】
其次,我會評估一下這次處理之后的后果。這個評估一定要盡可能翔實、準確。
c)
第三,我會把上述情況和評估后果向領導匯報。【向上級匯報,也是處理棘手問題的一個重要技巧。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是這樣處理的】
d)
第四,如果此事仍然必須由我來做決策。我會堅持按照規章制度來辦事。【再次體現堅持大原則】,但是同時我會留出一些時間來通報各方,以及讓各方作出一些安排。特別是要保證工人們的合法權益,比如在清算時保證首先發放拖欠工資等。【分頭處理,陽光結局】
e)
事情處理之后,我要密切關注此事的進展,看看接下來還有什么自己需要工作或者出力的地方。【這也是一種跟進思維】
f)
最后,我要把這件事情系統、全面、深刻地進行總結,整理出此次事件暴露出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一些建議,上交給自己的領導和相關單位,供其參考。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