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歷年經典真題解析一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2-24 09:17:5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下面是育路教育網針對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歷年經典真題進行解析,供大家參考一下。祝愿所有考生考試順利!
1.某地運管所“釣魚執法”,斂財甚多,新聞媒體呼吁要杜絕這種執法不規范行為的發生。現提出五種應對措施:一是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二是下決心斬斷利益鏈;三是加大人大的工作監督;四是通過培訓等,提高隊伍的執法素質;五是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要求(1)請你對5個應對措施由重到輕進行排序,并對排序的原因進行闡述;(2)對其他人的排序,可以肯定,也可以反駁;(3)爭取通過小組討論,達成一致意見。
【試題類別】無領導小組討論題目之排序題
【考察要素】對題目的綜合分析能力
【育路網提示】所給五項措施均為針對“釣魚執法”這種執法不規范行為的措施,考生應根據自己的理解將五項措施排序,并給出合理解釋。無領導小組成員各人理解不同,排序可能存在差別,但解釋要有說服力。下面提供一種解題思路。
【參考要點】
我認為導致某地運管所“釣魚執法”的執法不規范行為的原因依次為為思想原因、法制原因、利益原因、監督原因等,所以從因對措施排序上從重到輕依次排序為:四五二三一。
首先,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從主觀上講,由于缺乏對執法隊伍的教育和培訓,執法隊伍人員沒有樹立正確的權利觀、法制觀、金錢觀和群眾觀,宗旨意識淡薄,導致形成“釣魚執法”這樣的不規范執法行為,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政府的公信力及良好形象,所以通過培訓、教育等手段來提升執法隊伍的執法素質,有助于從根本上規范執法行為;
其次,從客觀條件來講,政策太寬,與行政執法相配套的民主制度與法律法規不夠健全,致使執法者有法律空子可鉆也是形成上述不規范執法行為的原因,因此建立健全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利于執法者有法可依,不規范執法者有據可罰,才能夠形成震懾,規范執法程序;
再次,之所以執法者利用手中權力通過“釣魚執法”的手段為己斂財,是因為存在利益鏈條對執法人員的誘惑,下決心斬斷利益鏈條才能使執法者不受利益驅使而公正、規范的執法;
再次,從客觀上來講,人大作為保證法律實施和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機關,有通過法定方式和程序對國家機關實施檢查、調查、監督、糾正和處理的強制性權力和實施防止行政、司法機關濫用權力的職能。加強人大的監督有利于規范執法者的執法行為,是執法者在人大的監督下為人民群眾行使權利;
最后,從大環境來看,執法人員的權利來自于民,人民群眾作為國家的主人,應當在全社會形成規范執法的輿論氛圍,實現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和媒體監督合力,共同規范執法者的執法行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發展地方經濟要親民、愛民、富民”,“發展地方經濟要親商、愛商、富商”,對這兩種觀點談談你的理解。
【試題類別】結構化之綜合分析題
【考察要素】對上述兩種觀點的綜合分析能力
【解題思路】上述兩種觀點均沒有錯誤,先分別闡述兩種觀點的重要性,再將二者結合起來談其意義。
【參考要點】
親民、愛民、富民反映了黨和政府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民本思想;親商、愛商、富商是關心好、維護好、實現好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提升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對于上述觀點應該全面的看待。
第一,“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本思想,是一種源于古人而又由中國共產黨人經過艱苦探索賦予其嶄新內涵的重要思想。就領導干部而言,必須樹立正確的群眾觀、權力觀、政績觀和發展觀,尤其做好親民、愛民和富民。首先,親民就是要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做到情為民所系。作為一名黨的領導干部,只有帶著深厚的感情去尊重群眾,深入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堅持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傾聽群眾疾苦,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立志為人民做實事、做好事,才能樹立親民作風,將富民政策、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與水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愛民就是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做到群為民所用。領導干部只有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看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才能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深懷愛民之心,克守愛民之職,善謀愛民之策,多做愛民之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服務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最后,富民就是樹立科學發展觀,做到智為民所盡。領導干部只有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促進人民群眾增收作為一項政治責任,才能在實踐中統一干部群眾思想,聚合各方面的力量,增強經濟社會整體實力。“德莫高于愛民,行莫高于富民”。作為領導干部,必須始終把群眾致富作為“第一目標”,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經濟發展環節上的關鍵問題,明確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下大力增加群眾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做到在一方土地,活一方經濟,成一番事業,富一方百姓。
第二,投資商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財富的創造者,營造一個全民親商、愛商、富商的良好發展氛圍和投資環境有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謂親商,就是通過零距離接觸、零距離服務、零距離溝通和零距離交流,使外商能夠充分了解地方特色和確定投資方向;愛商就是要依法保護外商的合法權利;富商通過外商投資與地方建設相結合,實現雙方的共贏。樹立親商、愛商、富商的理念,有助于強化地方軟環境建設,推進快節奏、高效率的工作作風,形成政策優、環境佳、工作實、服務好、人氣旺的投資熱土,最終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民生大于天,群眾利益無小事。作為領導干部要憂民之憂,急民之急,辦民之需,實實在在地做事情,通過各種辦法,排解民憂,解除民苦,使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領導干部尤其要通過地方經濟的發展帶動群眾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所以,親商、愛商、富商就是親民、愛民、富民。通過全方位營造招商引資,創造容納百川,容人致富的人文環境;創造基礎設施建設過硬,城鎮市容、市貌良好的硬件環境;給予降低門檻,給予優惠的政策措施,實現吸引客商,投資地方,發展地方的目的。因此,親民、愛民、富民為親商、愛商、富商之本。發展地方經濟既要做好招商、親商、富商,做好顯性工作;更要親民、愛民、富民,多做隱性工作,真正把最廣大群眾的利益關心好、維護好、實現好。最終實現經濟更加發展,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