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務員國考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題解讀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2-09 08:55:1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落下帷幕,今天,育路教育網與各位考生一同來分析一下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試題特點及命題趨勢。
一、試題順序有所調整
2010年的言語理解與表達位于整個試卷的第一部分,但是在今年又重新回歸到第二部分。這一順序的調整遵循了考生心理及考試規律的特點,有利于考生在答完常識部分后,更好地調整情緒及心態,進入到題量較大的言語部分,繼續作答。
二、試題內容范圍廣闊
試題材料范圍廣闊,一如既往地涵蓋了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并且貼近社會生活,突出時事熱點。大部分材料內容都來自于高端主流媒體,意在突出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正規權威和莊重嚴肅。
三、邏輯填空轉變風格
今年是首次在國考中提出“邏輯填空”這一概念,我們在考前預測時曾經提到,邏輯填空不是單純地考查近義詞辨析,而是重在把握邏輯關系,即要填入的詞要能承接起前后文的意思,能最恰當地表達出原文的意義,要好中選優,選最佳。
總體而言,邏輯填空的難度系數較之片段閱讀而言,還是略高一籌。在答題時更強調對語境的整體把握能力,以及語感的運用。當然,這些也是基于對詞義理解的基礎之上的。不能單純地強調語境,也不能單純地強調詞義,需要將二者結合,共同分析把握。
在邏輯填空中,依然沒有考查虛詞,而是考查了實詞和熟語。并且在考查時側重日常熟悉的詞匯,并未考查過于生僻的詞語,這對于各位考生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例題:荀子認為,人的知識、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學習、積累而來的。他專門寫了《勸學》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環境的產物,倡導_____、日積月累、不斷求知的學習精神。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孜孜不倦 B。堅忍不拔 C。按部就班 D。一絲不茍
四、閱讀理解題型微調
在閱讀理解中,每道試題的字數有所增加,閱讀量加大,但是難度一般,且仍然以主旨概括、意圖推斷、觀點分析、細節篩選類試題為主。這幾種題型已經基本穩定,考官在設置備選答案時也十分規范,爭議很小,各位考生在作答時應該得心應手才對。
例題:甜菜的上部葉片垂直生長,葉簇呈漏斗形。這種生長方式所形成的葉面空間的配制結構,極有利于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體的光合效率。而車前草的葉片是輪生的,葉片夾角為137.5度,這正是圓的黃金分割的弦角,葉片按這個角度生長,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梨樹隨著樹干長高,葉片沿對數螺旋上升,每個葉片都不會遮蔽下面的葉片。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光照吸收率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關鍵因素
B。暗合數學規律的葉片結構對植物生長有利
C。不同的生長環境造成了植物葉片生長的差異
D。對光照的吸收影響葉片的生長角度
排序題的數量由去年的2道增加為今年的3道,看似難度加大,但實際上有很多玄機在排序題中,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備選答案排除無關選項,再代入閱讀;或者通過尋找句子間的關聯關系,找到切入點。
例題:①它們沒有超過一千年的家譜
②金魚是世界上養殖最普遍的寵物魚類
、鄄贿^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
、軈s沒有多少證據證實它們是什么時候被馴養的
⑤只有少數幾個國家還沒有引進
、薇M管我們知道金魚原產于中國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②⑤⑥④③① B.②⑤③⑥④①
C.②⑤③①⑥④ D.⑥④③①②⑤
重新考查了語句填充題,即給出一條橫線,在上面填入一個恰當的句子。今年考查的句子是該段材料的最后一句話,看似是總結性的話語,其實前面的分號暗藏玄機,所以實際上要填入的是與前文表意相近的語句。
例題: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但是人類所觀察到的癌癥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在分析這種趨勢的時候,很多人會把它歸結為現代食物的品質越來越差。于是時不時有人發出“某某食物致癌”的言論,總能吸引一堆眼球;如果指出這種“致癌的食物”跟現代技術有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那就更容易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同
B。那就應該分析其關聯性到底有多大
C。那也不能作為反對現代技術的理由
D。那么據此得出的結論就往往只是初步的
出現了尋找文段關鍵詞的題型,這在國考中是首次出現,雖然是新題型,但是在省級公務員的考試中已經有所涉及,所以也并不新奇。
例題:詩人從生活和大自然捕捉靈感,將語言文字剪裁成詩;知音的理解和回響,可使詩的意象和隱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浮現出來。天地一沙鷗,海上生明月,悠然見南山,經由后人的吟誦品味,其意象才更為深化;巴山夜雨,易水悲歌,漢關秦月,江山風光和人物詩文相互烘托,將轉化為跨時空的文化符號,豐富了文學的內容,影響著一代代人的精神面貌。
這段文字的關鍵詞是:
A。詩 知音 意象 B。自然 靈感 文化
C。生活 感情 品味 D。文字 符號 精神
五、語句表達考查隱蔽
試題中沒有考到病句、標點等題型,但是并不代表語句表達被忽略了,閱讀理解中的排序題和語句填充題同樣需要運用連貫、一致的原則,這是和語句表達相交叉的一種考查方式。所以,這也提醒了廣大考生,不能因為沒有沒有明確語句表達題型,就忽略平日的復習。
六、言語試題趨勢預測
2011年的國考試題可謂變化巨大,拋去其他部分不說,單就言語而言,我們認為,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邏輯填空將是今后的一個考查重點,扭轉做題思路,把握做題方法是至關重要的。閱讀理解趨于穩定,重點需要把握主旨類試題。語句表達仍未見明朗,不排除加入病句和標點的考查,同時需要重視語句表達和閱讀理解的交叉部分。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