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四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1-29 11:03: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的計算量越來越大,閱讀量也越來越大,節約閱讀時間,即為計算省出時間。
閱讀的時候。抓住重點,重點指的是:時間(年份或月份)、地點(國外、國內、省內)、數據是什么東西的數據,具體數據是多少不去管它,在做題的時候再來仔細看數據。
表格和圖形通常都有標題,先看標題,表頭和圖形資料的圖例往往表達出數據的類型(人口、GDP、環境保護、農業生產還是其他內容),故而具體的表格內容與圖形內容可以直接跳過。而綜合資料至少有表格或圖形中的一種,那綜合資料中的文字資料可先不去閱讀,先讀表格或圖形的標題、表頭或者是圖例。
然后看題。文字資料題的前三題,一般都是按照文字資料的撰寫順序提問的,第五題一般都是全篇的細節題,如“以下符合資料的一項是”、“以下表述錯誤的一項是”等,第四題有時與前三題一致,按照文字資料的撰寫順序提問,有時與第五題一致。
圖形資料與表格資料的題目順序不明顯,但圖形資料與表格資料的直觀性比較強。
最后做題。做題的時候,每一題回到資料中找到相關數據,并進行計算。計算的時候需要注意:(1)能簡單就簡單,能比較就比較,能用加減不用乘除,能用乘除不用乘方開方,資料分析題中有很多題只需要算出整數部分,即可得出答案,有的題目甚至不需要計算,需要的是進行比較,這種需要進行比較的題目,需要找出一個中位數,通常是個整數,然后與其他的數進行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有可能用到約分、反約分、四舍五入的近似估算等速算技巧;(2)有圖形資料題時,往往會比較增長速度,正確做法是用開方解答,但遇到平均增長速度時,年份比較長,在不可以使用計算器的考場上,幾乎無法計算。對于這類題型,首先可以觀察圖形資料題中是否有折線圖或柱狀圖,折線圖中折線的斜率就是當年的增長速度;如果只有柱狀圖,則可用直尺選擇柱狀圖中每一柱頂端同樣位置的一個點連線,該線段的斜率即為當年的增長速度。斜線的斜率越大(即越接近豎直),說明增長速度越快;斜線的斜率越小(即越接近水平),說明增長速度越慢。
最后,育路教育網預祝各位考生在12月5日的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