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務員招警考試面試測評題一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2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第一個題目:
單位推出一項提高服務質量的新制度,剛開始時單位里的人都不適應,依然各行其事,導致群眾有意見。你怎么處理?
【參考答案】
(1)制度是一個單位的根本,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單位推出這項提高服務質量制度是為了能更好的為群眾服務,當然在實施新制度的時候還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所以必須盡快的發現存在的問題,分析同事不愿執行的原因,盡快的提高為群眾服務的質量。
(2)首先我會分別和同事交流,與群眾溝通,調查清楚同事不按制度執行的原因,群眾不滿意的原因并做好記錄,然后與相關經驗豐富的同事和領導仔細的分析這項新制度,如果發現問題我會記錄下來并盡快的向領導反映新制度存在的問題,經領導批準后后我對存在問題進行修改,再結合單位和群眾的實際情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討論研究并盡快的制定出修改后的制度并交給領導審批,審批通過后要對單位的同事進行培訓,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這套新的制度。好的制度并不是對我們的約束,而是為了方便我們的工作,為我們服務群眾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另外做好對群眾的解釋和宣傳工作,歡迎群眾對我們進行監督。
(3)同時還要進一步調查同事和群眾對新制度的滿意度,并歡迎他們以后能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4)相信經過這次調整,單位的服務質量會越來越高,人民群眾會越來越滿意。最后我會認真的做好這次工作的總結,以備在以后遇到此類問題能有一個好的借鑒。以后我們在制定一項新制度的時候,要多聽取群眾和同事的意見,爭取讓我們的制度能夠更好更方便的為同事服務,為群眾服務。
第二個題目:
“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這句出自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之口的話迅速成為網絡上的熱語。作為一名準公務員,請就此話談談你的個人看法。
【參考答案】
【破題表態】
“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這一句話猶如驚天霹靂在網上迅速蔓延,引來了一片指責聲。自然,逯軍事件也暴露出地方領導干部一些問題,除了暴露出地方領導干部群眾路線意識的缺乏,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待這一事件。
分析論證:
第一,群眾路線。“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引爆了輿論對其群眾意識缺乏的譴責。這一句話將黨和群眾對立起來。而群眾路線是中國******一切工作必須堅持和貫徹的根本路線,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也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逯軍或許無心之言恰恰暴露了某些基層領導干部對黨的思想路線的缺乏。在現實生活中,少數黨員干部錯誤地認為,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上級封的、領導給的,跟群眾毫無關系。在他們眼里,所謂“執政為民”,只是維護自己手中權力、地位和利益的幌子,一旦遇到考驗便露了原形。“逯軍事件”再次提醒:“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永遠是高懸在各級黨員干部頭上的行為標尺。“天下稍安,尤須兢慎,若便驕逸,必致喪敗。”黨的幾代領導集體反復強調,作為執政黨,我們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我們黨賴以生存的根本,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第二,基層領導干部的培養。蒙牛老總牛根生曾有這樣一句名言: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這應該成為廣大公務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選拔的標準。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戰斗堡壘,是和人民群眾聯系最密切的黨組織,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如何關系著黨的發展大局。因此,基層黨員領導干部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重拳懲治“問題高官”一樣,加強對基層官員的整肅,確保干部隊伍保持優良的工作作風,避免因基層官員的“失德”而導致“失民心”,也是從根本上整頓吏治的一篇“大文章”。我們要選擇那些有德有才之人擔當大任。這樣我們的黨才能永葆先進性。
第三,加強制度建設。正如某專家在“逯軍事件”后說的那樣人事考試教育網,要考慮從根本上解決干部作風問題,一是對干部加大思想道德認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基本素養;二是要繼續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方面的制度,解決這方面存在的問題。用誰不用誰,提拔誰不提拔誰,要用制度去規范。一切規范約定都要加強黨內和政府相關制度建設。只有這樣,我們的黨群干群關系才會更加融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建設也就指日可待。
第三個題目:
某天單位一項緊急任務需要你立即動身,這時有電話說你的家人突然發病,需要馬上送醫院,面對緊急情況,你如何處理?
【參考答案】
【破題表態】
遇到這種情況,要保持鎮定,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具體措施】
第一,始終要堅持把工作放在首位。我會問清情況,了解家人病情。如果家人的病不是很嚴重,我可以讓朋友或是親戚幫忙送去醫院,并及時了解事情變化。然后按時出發,處理工作中的緊急事務。在事后,我會和家人說明情況,我相信我的家人會理解我的。
第二,要是我的家人病情非常嚴重,在沒有我在身邊可能會危及生命的情況下,那么我會主動向領導說明情況,向領導請假,要求同事代替我去處理緊急公務,我想領導會給予理解和支持的。
第三,家人病情如果一旦穩定,而單位公務還需要我去的話,我應該安排妥當,然后去處理公務,盡量不影響工作開展。
【拔高升華】
作為一名公務員,我們應該把工作擺在第一位,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但是在具體問題處理上,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第四個題目:
“德不孤,必有鄰”,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看法。
【參考答案】
【就話論話】
“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里仁》。所謂“德”,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會感到孤單;即有道德的人是不會感到孤單的。“必有鄰”,從字面上來理解,“鄰”就是“鄰居”。“德不孤,必有鄰”的意思就是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就話倫理】
這句話雖然是孔子在2000多年前說的,但在今天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雖然,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不道德的事件被頻繁曝光,但有道德的人仍是社會的主流。他們依然推動著整個社會向著積極、正確的方向前進。同時,有道德的人,在社會上也不會被孤立。事實上一旦有人先站出來,帶頭去做了好事,那么跟著做的人其實也會很多。因為,世界上總有許多“德”的“鄰居”,只是未必就在你身邊而已,又或許一直在你身邊,但你卻沒有發現而已。我們堅信,做有德之人,一定會受到人民大眾的尊重和愛戴。我國每年舉辦的“感動中國人大人物”的評選正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獲選的人獲選的最充分的理由就是他們是德行一致的人,他們的德行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對于國家來說也是,如果一個國家一味推行強權政治,霸權主義,力圖建立由大國操縱的國際體系,那么這個國家在國際上也不會得到眾多國家的友誼的。而我國由于始終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政策,因此我們建立了很好的鄰邦關系。
【就話論己】
公職人員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必須要靠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領、團結、帶動、影響廣大群眾為履行各自使命而努力工作,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為群眾提供道德的楷模,起好道德的表率,形成“必有鄰”的大好局面,推動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踐行******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做一個勤勞、正直、有益于社會的人。如果我有幸能成為一名公務員,我一定會加強自己的修養,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潔奉公、依法執政,盡心盡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