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心理咨詢師考試發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7)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12
1.在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主客觀因素中,( )是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條件。
A.遺傳和生理成熟
B.環境
C.教育
D.環境和教育
【答案】A
2.科學兒童心理學的創始人是( )。
A.霍爾
B.普萊爾
C.何林渥斯
D.達爾文
【答案】B
3.( )否認遺傳在個體成長中的作用,認為一切行為都是刺激—反應的學習過程,是由環境和教育塑造出來的。
A.成熟勢力說
B.行為主義觀
C.精神分析論
D.相互作用論
【答案】B
4.同一時間內考查不同年齡組被試者的心理發展特點和水平的研究叫做( B )。
A.縱向研究
B.橫斷研究
C.個案研究
D.追蹤研究
5.格賽爾創立了心理發展的( )。
A.復演說
B.成熟勢力說
C.認知學說
D.構造主義學說
【答案】B
6.吉布森等用視崖裝置來研究嬰兒的( )。
A.形狀知覺
B.深度知覺
C.方位知覺
D.時間知覺
【答案】B
7.皮亞杰所說的守恒是指( )。
A.客體永久性
B.不論事物的形態如何變化,兒童都知道其本質是不變的
C.物質的總能量是不變的
D.物質的形態不會改變
【答案】B
8.柯爾伯格認為,決定兒童品德發展水平的是( )
A.思維發展水平
B.人格發展水平
C.情感發展水平
D.自我發展水平
【答案】A
9.皮亞杰研究兒童品德發展過程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道德兩難故事法
C.對偶故事法
D.移情訓練法
【答案】C
10.皮亞杰認為,兒童的道德判斷是( )
A.從不可逆發展到可逆
B.從前世俗水平發展到世俗水平
C.從自律發展到他律
D.從他律發展到自律
【答案】D
11.發展心理學中的臨床法是心理學家( B )最先有效使用的方法。
A.達爾文
B.皮亞杰
C.普萊爾
D.高爾登
12.( )認為,個體心理發展的動力,特別是人格發展的動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爭、相互協調的結果。
A.華生
B.霍爾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答案】D
13.根據研究目的,改變或控制某些條件,以引起被試某種心理活動的變化,從而揭示特定條件與這種心理活動之間關系的方法,稱為(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調查法
D.問卷法
【答案】B
14.人的發展是指人類身心的生長和( )。
A.增強
B.變化
C.成熟
D.死亡
【答案】B
15.某中學教師從初一到初三對幾位學習困難學生的發展變化一直進行追蹤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 )。
A.橫斷研究法
B.縱向研究法
C.群體序列研究
D.調查研究法
【答案】B
16.新生兒的心理,可以說一周一個樣;滿月以后,是一月一個樣;可是周歲以后發展速度就緩慢下來;兩三歲以后的兒童,相隔一周,前后變化就不那么明顯了,這表明了兒童心理發展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是( )。
A.發展的連續性
B.發展的整體性
C.發展的不均衡性
D.發展的高速度
【答案】C
17.首先在同一時間選定不同的被試群體進行研究,然后對各個被試群體進行縱向的跟蹤研究。這種方法是( )。
A.橫斷研究法
B.縱向研究法
C.群體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