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心理咨詢師考試發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8)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12
1.下列關于動作發展規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分化動作到整體動作
B.從上步動作到下部動作
C.從小肌肉動作到達肌肉動作
D.從有意動作到無意動作
【答案】B
2.埃里克森關于兒童心理年齡階段劃分的標準是( )。
A.個性特征
B.活動特點
C.智力和思維水平
D.種系發展
【答案】A
3.科學兒童心理學的奠基人是( )。
A.馮特
B.皮亞杰
C.比奈和西蒙
D.普萊爾
【答案】D
4.兒童心理的研究必須從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外因和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上來研究,這是遵循兒童心理研究的( )。
A.客觀性原則
B.實踐性原則
C.矛盾性原則
D.感知性原則
【答案】C
5.艾里克森以( C )的標準劃分心理發展階段。
A.認知發展
B.生理發展
C.人格特征
D.主導活動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成熟是訓練的前提條件,訓練對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B.訓練決定機體成熟
C.訓練是機體成熟的前提條件
D.訓練對個體的成熟沒有影響
【答案】A
7.認為個體心理發展的動力,特別是其人格發展的動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爭、相互協調的結果。持這種觀點的心理學家是( )。
A.華生
B.皮亞杰
C.朱智賢
D.弗洛伊德
【答案】D
8.有機體發展過程中最容易習得某種行為的時期為該行為的( )。
A.關鍵期或敏感期
B.行為學習期
C.習得期
D.發展期
【答案】A
9.在某個發展階段,兒童的心理從見不到物體就認為其不存在發展到物體從眼前消失了仍然認為它可能存在。該階段為(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A
10.嬰兒期的思維主要是( )。
A.具體形象思維
B.抽象邏輯思維
C.直覺行動思維
D.辯證思維
【答案】C
11.皮亞杰研究兒童道德判斷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對偶故事法
B.觀察法
C.測驗法
D.實驗法
【答案】A
12.采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品德發展的過程,并將其劃分為自我中心、權威、可逆和公正四個階段的心理學家是( )
A.柯爾伯格
B.斯陶布
C.皮亞杰
D.林崇德
【答案】C
13.皮亞杰提出了個體從嬰兒期到青春期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理論,其順序是( )
A.感知運動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
B.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D.前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感知運動階段
【答案】B
14.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對被試進行追蹤研究,對其心理進行系統的定期觀察和記錄,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變化規律的研究方法是( )。
A.橫斷研究法
B.縱向研究法
C.群體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答案】B
15.皮亞杰認為0~2歲的兒童的認知水平正處在(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A
16.以下哪個觀點不能解釋“狼孩”、“豹孩”、“豬孩”回歸人類社會后難以適應的原因( )
A.人類個體早期經驗的剝奪
B.先天遺傳是個體心理發展的關鍵
C.個體心理發展離不開人類社會環境與教育影響
D.個體心理發展中存在關鍵期
【答案】B萊爾
【答案】D
4.兒童心理的研究必須從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外因和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上來研究,這是遵循兒童心理研究的( )。
A.客觀性原則
B.實踐性原則
C.矛盾性原則
D.感知性原則
【答案】C
5.艾里克森以( C )的標準劃分心理發展階段。
A.認知發展
B.生理發展
C.人格特征
D.主導活動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成熟是訓練的前提條件,訓練對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B.訓練決定機體成熟
C.訓練是機體成熟的前提條件
D.訓練對個體的成熟沒有影響
【答案】A
7.認為個體心理發展的動力,特別是其人格發展的動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爭、相互協調的結果。持這種觀點的心理學家是( )。
A.華生
B.皮亞杰
C.朱智賢
D.弗洛伊德
【答案】D
8.有機體發展過程中最容易習得某種行為的時期為該行為的( )。
A.關鍵期或敏感期
B.行為學習期
C.習得期
D.發展期
【答案】A
9.在某個發展階段,兒童的心理從見不到物體就認為其不存在發展到物體從眼前消失了仍然認為它可能存在。該階段為(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A
10.嬰兒期的思維主要是( )。
A.具體形象思維
B.抽象邏輯思維
C.直覺行動思維
D.辯證思維
【答案】C
11.皮亞杰研究兒童道德判斷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對偶故事法
B.觀察法
C.測驗法
D.實驗法
【答案】A
12.采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品德發展的過程,并將其劃分為自我中心、權威、可逆和公正四個階段的心理學家是( )
A.柯爾伯格
B.斯陶布
C.皮亞杰
D.林崇德
【答案】C
13.皮亞杰提出了個體從嬰兒期到青春期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理論,其順序是( )
A.感知運動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
B.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D.前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感知運動階段
【答案】B
14.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對被試進行追蹤研究,對其心理進行系統的定期觀察和記錄,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變化規律的研究方法是( )。
A.橫斷研究法
B.縱向研究法
C.群體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答案】B
15.皮亞杰認為0~2歲的兒童的認知水平正處在(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A
16.以下哪個觀點不能解釋“狼孩”、“豹孩”、“豬孩”回歸人類社會后難以適應的原因( )
A.人類個體早期經驗的剝奪
B.先天遺傳是個體心理發展的關鍵
C.個體心理發展離不開人類社會環境與教育影響
D.個體心理發展中存在關鍵期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