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環境數學模型(environmental mathematical model)。 用數學形式定量表示環境系統或環境要素的時空變化過程和變化規律,多用于描述大氣或水體中污染物質隨空氣或水等介質在空間中的輸運和轉化規律。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和環境規劃中采用的環境數學模型同樣可運用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環境數學模型包括大氣擴散模型、水文與水動力模型、水質模型、土壤侵蝕模型、沉積物遷移模型和物種棲息地模型等。 數學模型具有以下特點:較好地定量描述多個環境因子和環境影響的相互作用及其因果關系、充分反映環境擾動的空間位置和密度、可以分析空間累積效應以及時間累積效應、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適用于多種空間范圍;可用來分析單個擾動以及多個擾動的累積影響;分析物理、化學、生物等各方面的影響)。 數學模型法的不足是:對基礎數據要求較高、只能應用于人們了解比較充分的環境系統、只能應用于建模所限定的條件范圍內、費用較高以及通常只能分析對單個環境要素的影響。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環評師技術導則與標準輔導:加權比較法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