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考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面剖析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7-29 14:47:0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共40題,其中選詞填空20題,片段閱讀20題。
選詞填空題的難度有所降低,四個選項內容各不相同,填入的兩個詞語中,應試者如有一個詞語能夠判別,就能較快地選出答案。因此應試者更容易通過肯定一個詞語的選擇來排除其他選項,迷惑較小,難度較往年有所降低。片段閱讀保持與2009國考相當的水平,更加強調言外之意的考察,“意在表明”的字眼多次出現。另外,2010年片段閱讀部分再次出現了2008國考中的語句排序題,可見創新題型的考查一直是關注的熱點。
2.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部分共15題,其中數字推理5題,數學運算10題。
數字推理部分表面看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實質上延續了2009年考題的思路,如第41、42題就是由2009年國考的最后一題演變而來。數學運算的題量由15題減為10題,而其中多道題目可使用技巧直接猜測得出答案,提高運算速度明顯。
3.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部分共35題,其中圖形推理10題,定義判斷10題,類比推理5題,邏輯判斷10題。
圖形推理的題量由5題增加為10題,但題型比例保持不變,其中有2道考查折紙盒問題。側重對創新思維的考查,如第58題數量變化側重了整體思維,第59題增加了推理路線,第63題引入了上海成型的機械制圖題目。定義判斷涉及內容更加廣泛,知識點覆蓋心理學、生態學、法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不過選項多以事例方式呈現,所以難度增加不大。類比推理的題量由10題減少為5題,相對比較容易。邏輯判斷保持往年國考特色,題型扎堆現象嚴重,2010年側重考查論證部分,共出現7道相關題目,其中僅削弱質疑類題目達到6道,另外邏輯判斷中也出現創新的題目。
4.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部分共25題。
2010年國考資料分析部分變化明顯,不僅題量由20題增加為25題,而且題目難度大幅度下降,直接觀察得出答案的比例增加,應試者可以直接觀察并通過簡單計算即可得出答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應試者并未察覺數學運算題量減少,造成資料分析沒有時間全部做完。
5.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部分共25題。
常識判斷的變化有三個方面,第一是重全面,很多題目的四個選項分別都是一個知識點,因而一個題的考察相當于對四個知識點的考查。25道題可能相當于幾十道題的考查,內容相當豐富。第二是重熱點,社會熱點話題包括國慶六十周年、海軍建設、經濟危機、政府信息公開等在考試中都得到了體現。第三是重應用,正如大綱解析中所說,常識從實際轉入應用,在考試中如第132題,血型的確定就是對生物學中遺傳知識具體應用的考查。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題和考點的變化是靈活多樣的,但題型模塊相對穩定,共分為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五個部分。總體來講,國家公務員考試命題模式基本固定,測查目的明確,這使得應試者復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1.命題更加規范和成熟
公務員錄用考試已經實行了近16年,公務員制度也已經確立十多年,公務員招考逐漸走向制度化,國家主管部門制定了大量的規范來保證公務員招錄考試的順利進行,從報名到最后分數公布,考生的合法權益都能夠得到保障和實現。而且,命題本身也已經模式化,基本的題型具備前后的連續性,考生可以隨時了解考試的基本情況和基本對策,這就大大方便了考生,使得他們能夠更為主動、合理地運用自己的時間。
2.目標界定明確,旨在選拔公職人才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考查一個人的行政管理潛在能力的考試。它可以通過測量一系列的判斷題目預測應試者在公共管理職業領域里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事實上,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就是為了考查應試者從事公務員工作以及其他重要公職工作的一般性實力和潛能。這里所說的“實力”雖然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整個實際行政能力,但卻是很好地應付并通過這種測驗的實際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潛力”就是基于這種“實力”的考試結果所反映出的對未來工作勝任度的一種推斷性預示,而這正是潛能的實質。事實上,它的主旨就是發現和選拔那些從事公務員工作、特別是政府等部門工作的人才,以充實、更新和優化公務員隊伍。2.考試難度加大,涉及知識廣泛由于公務員考試本身并不是單純的知識性測試或者資格性考試,再加上參加考試的應試者的人數較多,其專業也多種多樣,因此要想測試應試者的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等基本能力,必須確保一定的難度系數,既不可過易,又不能過難,以便人才的甄別和篩選,鑒于此,應試者應該在備考中注意這方面的命題動向,盡量在日常生活或者專業學習之余多注意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多方面的興趣,這才是提高成績的根本所在。
3.考試命題不斷關注社會熱點和重點問題
公務員的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決定了公務員必須對國家的基本政策、經濟活動和科技發展以及外交活動等等方面有較多的了解,甚至需要達到十分熟悉的程度,因此,在公務員考試中肯定會出現很多與社會時事熱點問題有關的測試題目,比如我國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農民問題、高新技術的發展、世界局勢的發展等等,考查考生對社會的關注、認知程度。通過對近幾年公務員錄用考試試題的分析,我們很容易看出來上述的推斷是十分正確的,并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也警示廣大的應試者應該更多地去關注社會,能夠對一些社會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能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對策,這是一個公務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