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之資料分析
閱讀以下文字,完成1—6題
公文,以其規范的體式、法定的效力,以其體現意志的團體性和所產生作用的強制性,對寫作語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公文寫作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從公文語言的邏輯性、嚴密性、準確性上考慮,一般注意區分其與口頭語言和書面文學語言的區別。但常常卻容易疏忽模糊語言的運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種潛意識中使用,而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語言。讓我們試從語言概念內涵和外延的模糊性與所反映客觀事物的模糊性,從語言概念內涵和外延的模糊性與表述需要的模糊性兩個相對應的方面來看模糊語言的實質。
模糊語言是一個語言概念,是反映客觀事物中那些在內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確定性概念的語言概念。它的最大特點在于客觀事物的模糊和語言本身在內涵、外延上的模糊相對應,形成了表述事物的準確性。比如:“全國人民奮勇前進”,“全軍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修飾“前進”的“奮勇”和修飾“完成”的“努力”,本身在客體上就是模糊性。如果在此把它精確化:全國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進,全軍上下用多大的努力去完成,從表象上看是精確的,但實際上是模糊的,問題在于語言上的精確所對應的客體是模糊的。同時有的事物在客體上并不模糊,而為了滿足某一種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這同樣是模糊的相對應,只是客體變成了實際需要。比如:“領導一再強調了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夠重視。” 其中修飾“強調”的“一再”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這里強調的頻率是完全可以精確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萬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簡單地反映“強調”的頻率,而是要反映“強調”的重要性。這樣,“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確指的頻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
語言模糊不是一個語言概念,而是一種語言現象,是一種對客觀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語言現象。其主要的特點是沒有形成兩種模糊的相對應。一種為客觀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確的,而表述語言卻是模糊的;一種為客觀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語言卻是精確的。比如:“隊伍于某日凌晨三點以后在張家口以南集結。”“人到得差不多了,開會吧!” 這里的“凌晨三點以后”、“張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極其模糊的時間、范圍概念,而在這里所需要的卻是一個確定的時間和范圍概念。_____。再比如:“這件事發生在大約10年前的某一天。” 其中,“十年前”其本身在客體上是模糊的東西,而在表述過程中的“某一天”卻把它精確化,這是客體上模糊和表述過程精確化的相對應。無論是哪一種對應,都是反映客觀事物模糊而容易產生歧義的語言模糊現象。這種現象在公文寫作過程中是絕對要避免的。
綜上所述,模糊語言和語言模糊本質的區別在于是否形成了兩種對應,即客觀上的模糊、實際表述需要的______ 和表述過程中語言概念的______相對應;客體上的精確、實際表述需要的______和表述過程中語言概念的______相對應。否則,便是語言模糊。
1.關于公文“模糊語言”的實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模糊語言是反映客觀事物中那些在內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確定性的語言概念
B.模糊語言是指客觀事物模糊與語言內涵外延模糊相對應,從而表述事物的準確性
C.模糊語言是指從表象上看是精確的,但實際上是模糊的,即語言上精確而所對應的客體是模糊的
D.模糊語言是指表述上的模糊,實際上比其他任何確指的語言在表述效果上都更加有力
2.下列對“語言模糊”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語言模糊”是一種對客觀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語言現象
B.“語言模糊”是指客觀事物和表達需要是精確的,而表述語言卻是模糊的
C.“語言模糊”是指客體上和實際表述需要的確定性與表述過程的模糊性相對應
D.“語言模糊”是指某些事物在客體上并不模糊,而為了特殊需要在表述上模糊
3.最末一段畫線處的四個詞語,按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A.模糊 模糊 精確 精確
B.精確 精確 模糊 模糊
C.模糊 精確 模糊 精確
D.精確 模糊 精確 模糊
4.下列各例句中,屬于語言模糊的一項是:( )
A.近年來,中國指揮家湯沐海在歐洲一些很有影響的音樂節上頻繁演出
B.海水深度在200米的大陸架,蘊藏的石油有1500億噸,占地球已知總儲量的三分之一
C.我國將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以南南緯7度零分、東經171度33分為中心,半徑70海里圓形海域內的公海上發射運載火箭
D.過去十年中,日本對外投資大幅轉向東亞,投資中日元貸款比重很大,在日元長期升值的背景下,這會加重償債負擔
5.文中間畫線處應填入的句子是:( )
A.這就是語言概念和外延的模糊性與表述需要模糊性的相對應
B.這就是客觀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語言卻是精確的
C.這就是客體上和實際表述需要的確定與過程的模糊性相對應
D.這就是客觀上的模糊性與語言上的精確性相對應
6.下列選項中對于本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公文寫作中,我們應當注意模糊語言的應用
B.在公文寫作中,我們應當大量使用模糊語言
C.在公文寫作中,我們應當避免語言模糊現象
D.模糊語言是公文寫作中應當加以重視的語言概念
參考答案: 1、C 2、D 3、A 4、B 5、C 6、B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之資料分析六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2010年公務員行測考試備考大全 |
·2010年公務員行測文學常識高分必備大全 |
·名師深度剖析行測五大部分考試要點 |
·2010年行測公考指導:四招攻克數量關系題 |
·行測數量關系三大考點題型全解 |
·六類可能性推理題型解題思路 |
·2010年言語理解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
·2010年言語理解練習題及答案(七) |
·2010年言語理解練習題及答案(六) |
·2010年言語理解練習題及答案(五) |
·2010年言語理解練習題及答案(四) |
·2010年言語理解練習題及答案(三) |
·2010年國考行測常識判斷之黨政方針 |
·2010年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之百科知識集錦 |
·2010年公務員行測人文歷史知識考點 |
·2010年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大全 |
·2010年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大全(1) |
·2010年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大全(2)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之資料分析七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之資料分析六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之資料分析五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之資料分析四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之資料分析三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之資料分析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