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陜西公務員考試報考條件如下: 一、招考的范圍對象 招考范圍為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 1.常住戶口在陜西省。 2.陜西生源具有國民教育大專及以上學歷。 3.陜西區域的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 4.在陜西省參加“農村基層服務項目”服務期滿的人員。 5.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的研究生,報考以碩士研究生為學歷起點的職位,不受戶口、生源、畢業院校所在地限制。 另外,報考中共陜西省委組織部選調生,不受戶口、生源、畢業院校所在地限制。報考條件詳見《中共陜西省委組織部2010年選調生招錄職位表》(附后);從優秀村干部中考試錄用鄉鎮機關公務員資格條件、報考程序詳見《陜西省2010年從優秀村干部中考試錄用鄉鎮公務員公告》(附后)。 二、報考的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1974年3月31日至1992年3月31日期間出生); 3.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其中,報考人民警察,須符合錄用人民警察的體檢標準; 6.具有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和符合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三、報考的資格條件 報考者須具備擬任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上述基本條件中第2、6項所列條件等,如與職位資格條件不一致時,以職位規定具體條件為準。 1.報考省、市兩級機關職位,須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基層工作經歷,是指在報考單位下一級機關、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各類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非公有制單位和農村工作的經歷。曾在軍隊團和相當團以下單位服役過,可視為具有基層工作經歷。自謀職業、個體經營的人員,也可視為具有基層工作經歷。工作經歷計算時間截至2010年7月31日。應屆高校畢業生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經歷,不能視為工作經歷。 基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報考,須由有干部管理權限的機關出具同意報考的證明。其他在業人員按有關規定自行處理與原工作單位勞動(服務)合同關系問題;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2.報考特設職位的要求。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對在我省“農村基層服務項目”(到農村與社區任職高校畢業生、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設崗位教師、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和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四類人員)服務期滿者,從2010年起調整傾斜政策,不再加分,特設職位,定向招考。截至2010年3月31日,凡在陜西省服務期滿、經考核合格的上述人員可報考職位表中確定的特設職位。其中,省以下垂直管理系統(地稅、工商、質檢、司法系統和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特設職位,面向全省“農村基層服務項目”期滿人員報考;各市區的特設職位,面向該市生源的“農村基層服務項目”期滿人員或在該市服務的“農村基層服務項目”期滿人員報考。 報考特設職位時,考生應如實填寫相關項目的服務處所、起止時間,以及批準機關等。參加面試資格復審時應提交有關證明材料。 另外,“農村基層服務項目”人員,在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情況下,如果不報考特設職位,也可選擇報考符合本次招考資格條件的其他職位。 3.報考者應符合職位要求的性別、專業、民族、政治面貌、招考范圍等資格條件。對各級、各類國民教育學歷證書,均需在資格審查中核驗。核驗報考職位所要求的畢業證、學位證的截止日期為2010年7月31日。 四、不符合報考條件的主要情形 1.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曾被開除公職的、曾因個人重大過失被辭退或取消錄用資格的、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未經批準自行離職的,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在試用期內的,以及曾在各級公務員錄用考試中作弊或自2006年以來參加各級機關公務員考試被認定填報虛假信息等仍屬取消報名資格期限內的人員,不準許報名。 2.在讀的非2010年應屆畢業生、現役軍人不準許報名。 3.屬于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人民警察其它情形的人員,以及不符合本次招考的基本條件和職位要求的人員,不準許報名。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陜西:2010年公務員考試報考程序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