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直擊
1.西方經濟學的經典理論的提出者及其內容,例如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理論。
2.與當前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的經濟理論,例如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3.商品經濟的基本理論知識,例如商品二因素、價值規律等等。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異同。
經典例題透析
例1.理性經濟人假設是西方經濟學理論的邏輯基礎,這一理論基礎的核心是認為人()。
A.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B.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C.沒有利他心D.追求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解析】 答案為D。
相關鏈接:
西方經濟學、管理科學及行為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一就是關于人的理性的假設:每個人都以其效用最大化為目標,而效用通常指個人利益,或者是從個人出發的自我實現。人們的行為和思維活動只表現為個人需要的單回路結構。古典經濟學中“經濟人”的假設,也稱為X理論,認為被管理對象是由無組織的個人組成,他們在行動和思想上力求符合個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個人收入。行為學派中最有影響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馬斯洛。他主張人的需要有五個層次:基本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有人把馬斯洛描寫的追求自我實現的人叫做“成就人”。馬斯洛后來又補充了求知的需要和審美的需要,F代管理理論中有兩個著名的理論:經濟人與社會人。經濟人的假設認為人的本性是懶惰的,盡可能逃避工作,不愿承擔責任等;而社會人的假設則認為人都是勤奮的。人們可以自我激勵、自我控制,在人群中存在著高度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經濟人的假設,必然導致“胡蘿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而這正是一些小企業的管理方式——時刻監督,處處防范,懲罰嚴厲,常常喜歡“殺一儆百”。然而,按社會人假設,管理者應采取的是截然相反的管理方式——創造適宜的工作環境;滿足職工的尊嚴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讓職工擔負更多的責任,使他們發揮潛力,自我控制,以達到個人與組織目標的一體化。雖然社會人假設僅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是真正尊重人就會把人性好的一面發揚光大,同時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是把員工當作“經濟人”,員工的自尊心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員工就會真的變成“經濟人”,對工作不滿,能少干就少干,并時刻醞釀離開這個“大棒”常現的地方。
當代管理學派中對人性的假設也猶如叢林,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決策理論中闡述的決策人假設。他認為管理就是決策,并且在組織中,不同層次的員工都在做決策,所以都是決策人。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管理學對人性的假設必將超越經濟人、社會人、決策人假設,升華為復雜人假設。
例2.經濟學領域所謂的“看不見的手”的最初提出者是()。
A.亞當?斯密 B.凱恩斯
C.大衛?李嘉圖 D.薩謬爾森
【解析】 答案為A。
相關鏈接:
亞當?斯密把市場形容為一只“看不見的手”,指的是市場可以把個人的自利行為化為共同的
社會福利的奇妙結果。經濟學有一個“看不見的手”原理,講的是市場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對資源配置起
基礎性作用。亞當?斯密提出了“勞動分工”,哈耶克則提出了“知識分工”,亞當?斯密提出了“看不見的手”,哈耶克則提出了“自生秩序”。薩謬爾森
在經濟理論上的卓越貢獻是對數理經濟學的發展。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論文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1947年)提出,所有經濟行為的研究都可以用數學分析的方法解決最大化問題。為此,1970年,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但是,給薩謬爾森帶來國際聲譽的卻是一本普及性的經濟學教科書——《經濟學》!督洕鷮W》出版于1948年。最初寫作這本教科書的目的是為了將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和馬歇爾的微觀經濟學進行綜合,從而推動經濟學的普及。實際上,《經濟學》出版后不僅成為美國最暢銷的經濟學教科書,而且暢銷世界各國。
實戰演習
1.轉變政府職能的關鍵是()。
A.處理好計劃與市場的關系 B.處理好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C.中央與地方分權 D.政企職能分開
2.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是一種()。
A.保護型經濟 B.競爭型經濟 C.壟斷型經濟 D.封閉型經濟
3.市場調節是指()。
A.通過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方案,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調節
B.通過市場競爭,由價值規律自發地進行調節
C.把市場作為基礎和主要手段的資源配置方式
D.以市場為基礎,輔之以必要的宏觀調控
4.市場機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的前提是()。
A.政府放棄宏觀調控 B.政府加強宏觀調控
C.完備、統一的市場體系 D.計劃與市場相結合
5.貨幣的本質是()。
A.商品交換的媒介 B.衡量商品價值大小的尺度
C.一般等價物 D.社會財富的代表
6.因為變質而賣不出去的商品有沒有價值,下列看法你認為哪個是正確的?()
A.有價值,因為這些商品同樣凝結了人類的一般勞動
B.沒有價值,因為商品賣不出去,意味著生產商品的勞動沒有得到社會承認
C.有價值,只不過這些商品的價值沒有得到實現
D.沒有價值,但仍然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7.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其完備的外在表現形式是()。
A.商品與商品的對立 B.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對立
C.商品與貨幣的對立 D.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對立
8.現代企業制度一般采用()。
A.公司制 B.股份合作制 C.業主制 D.合伙制
9.影響社會總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物質生產的發展規模和水平 B.進口商品的規模和水平
C.出口商品的規模和水平 D.商品儲備動用的規模
10.據《經濟學家》雜志刊登,1995年全球保險費用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經濟學家》指出,私人保險費用支出最多的國家往往是最富有的。在這些國家,購買保險是一種大眾化的投資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貧窮國家開展保險事業的效用很小
B.經濟實力是保險業的堅實后盾,現代保險業日益發達
C.保險費占CNP比重的增長導致了基礎投資不足
D.保險只是富人或富國的事
11.企業兼并()。
A.可以跨地區、跨行業,但不能跨所有制
B.可以跨行業、跨所有制,但不能跨地區
C.可以跨所有制、跨地區,但不能跨行業
D.既可以跨地區、跨所有制,也可以跨行業
12.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目標是()。
A.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逐步走向規范化 B.提高社會成員的生活質量
C.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D.推動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13.存款儲蓄有多種形式,其中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社會閑散資金的有效形式是()。
A.活期存款 B.整存整取
C.零存整取 D.整存零取
14.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許多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變化,積極開發和研制新產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但也有一些企業因商品滯銷而減產甚至停產。這說明()。
A.生產水平決定消費水平B.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C.消費結構決定生產結構D.消費方式決定生產方式
15.要采取積極措施,依靠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關心和安排好下崗職工的生活,(),推進再就業工程。
A.搞好失業救濟B.搞好社會福利
C.搞好職業培訓,拓寬就業門路D.搞好就業再教育工作
16.我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和優勢,主要是通過()。
A.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的量的優勢體現出來
B.國有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的規模和實力體現出來
C.對經濟發展的控制力和其市場競爭力體現出來
D.國家對市場活動的正確指導和有效調控體現出來
17.世界市場,也叫國際市場,它主要指的是()。
A.各國之間的商品流通活動 B.各國之間的科學技術聯系
C.各國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 D.各國之間的勞務相互交換
18.對股票價格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股票價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額通常是一致的
B.股票價格是可以變動的
C.股票價格趨向漲高,銀行存款利息往往上漲
D.股票價格與預期股息成正比
19.我國現行稅制把稅種分為()。
A.流轉稅、所得稅和財產稅 B.中央稅、共享稅和地方稅
C.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 D.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20.經濟全球化是()。
A.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客觀趨勢
B.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客觀趨勢
C.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趨勢
D.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資本輸出的客觀趨勢
參考答案:
1.D 2.B 3.B 4.C 5.C 6.C 7.D 8.A 9.A 10.B
11.D 12.A 13.A 14.B 15.C 16.C 17.B 18.B 19.C 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