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認識的本質及其辯證發展 教學目的和要求: 了解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革命的,能動的反映論,分清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同唯心主義,不可知論,機械唯物主義的界限;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實踐觀點,掌握認識發展的辯證規律,學會基本的科學思維方法,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自覺地去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教學基本要點: 1.認識的發生和本質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認識論,徹底駁倒了唯心主義的先驗論和不可知論,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直觀反映論的根本缺陷,創立了以科學實踐 觀為基礎的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認識的主體,客體及它們之間的實踐,認識和價值關系。認識的中介。實踐是認識的發生的現實基礎,是認識主體認識 能力形成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發展動力和檢驗其是否真理的惟一標準。反映與信息選擇,建構的關系。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的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主體在反映中的創造性。認識對實踐具有的導向作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及其現代價值。 2.認識的辯證運動過程 作為認識初級階段的感性認識及其特點。作為認識高級階段的理性認識及其特點。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認識過程中的兩次飛躍。感性認識的局限及向理性認識飛躍的必然性和條件。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必要性和條件。認識辯證運動的總過程。主體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堅持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才能實現認識,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就應該堅持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就必須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適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3.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是人們正確進行理性思維的基本方法。辯證思維方法主要有: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思考題: 1,簡述認識的主客體及其相互關系 2,為什么說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3,“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它。”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4,談談非理性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 5,結合認識辯證發展的過程談談對社會主義進行再認識的必要性。 6,試舉例說明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 第六章 真理與價值 教學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同學們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了解價值的屬性,明白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辯證關系,在學習和工作中,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同時,能夠科學合理的進行價值評價。 教學基本要點: 真理是標志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觀真理,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觀性,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一致。價值的內涵和基本特征。真理的價值性就是真理對實踐活動的功能性和意義。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標準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辯證關系。實踐標準與邏輯證明的關系。 思考題: 試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理觀 試用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的原理,說明應該怎樣對待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其他科學理論。 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何理解真理標準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試述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辯證關系。 試述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辯證關系及其現實意義。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資料 |
|
閱讀下一篇:2010自考大學語文詩詞復習要點(1)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