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不到工作,是因為你的基因不好。”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現實中,就有人因為被查出基因有問題被公務員招考拒錄。此前發生在廣東佛山的“中國基因歧視第一案”引來各方關注。記者昨日獲悉,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文法學院教授何悅在兩會上專門為此呼吁,希望就反對基因歧視立法。 據介紹,很多疾病如癌癥、糖尿病、囊性纖維化等與基因密切相關。基因就像人的另一張身份證,其中蘊含了太多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安全是當下的一個熱門話題,而基因信息似乎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何悅委員指出,如果濫用基因檢測技術,那些攜帶基因缺陷的人可能在就業、保險、貸款等方面遭遇不平等待遇,甚至在教育、婚姻和其他社會交往中遇到障礙。 何悅委員表示,促成她寫這一份提案的是被法律界稱為“中國基因歧視第一案”的案件。據媒體報道,廣東省佛山市周某、謝某和唐某于2009年4月參加了佛山市公務員考試并順利通過了筆試和面試。但在2009年6月參加公務員體檢時,發現他們3人的平均紅細胞體積偏小,于是要求進行復查,復查的項目為地中海貧血基因分析,復查后醫院認定3人均為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佛山市人保局以“體檢不合格”為由,將他們都淘汰了。3名考生認為,佛山市人保局組織的體檢項目超出了國家規定范圍,并對該局提起了法律訴訟。 何悅委員認為,攜帶腫瘤、心血管等疾病的高發基因,只能說具有某種疾病的傾向,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患病。如果基因技術被濫用,個人的生理信息一覽無余地被一些機構掌握,那么保險機構就可篩選客戶,銀行在貸款時也可看看你的基因,判斷健康狀況,一些公司招人也會想查查員工基因,看是否容易生病…… 在調研中,何悅委員發現,相對于基因科技在我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基因歧視問題在我國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反基因歧視立法更是空白。“對于基因技術造成的負面社會影響,應該通過立法加以規范。”何悅委員說,目前國外已有奧地利、挪威、澳大利亞、美國等20多個國家通過了對基因問題的專門法律。 何悅委員說,我國的《就業促進法》規定了“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但在《就業促進法》第三章“公平就業”中,只提到了婦女、民族、殘疾人、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和農村勞動者,沒有關于基因歧視的規定。目前對于乙肝歧視的問題,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出臺了相關的規定。基因技術帶來的就業歧視,顯然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何悅委員呼吁,盡快開展“基因歧視”立法研究,為修正《就業促進法》等法律做好準備。 作者:仇惠棟 黃陽陽 成崗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全球熱捧“金飯碗”:各國公務員招募大揭秘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