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臨床助理輔導:子宮收縮乏力的臨床特點和診斷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3-11
。1)協調性宮縮乏力:特點是宮縮的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均正常,但收縮力弱,持續時間短,間歇期長且不規律,宮縮<2次/10分鐘。當宮縮高峰時,宮體隆起手指壓宮底部肌壁出現凹陷,多屬繼發性宮縮乏力,臨產早期宮縮正常,于第一產程活躍期后期或第二產程時宮縮減弱,對胎兒影響不大。
。2)不協調性宮縮乏力:多見于初產婦,特點是宮縮極性倒置,宮縮興奮點來自子宮下段一處或多處沖動,子宮收縮波由下向上擴散,收縮波小而不規律,頻率高,節律不協調;宮腔內壓力達20mmHg,子宮下段強于宮底部,宮縮間歇期子宮壁不完全松弛,這種宮縮不能使宮口如期擴張,不能使胎先露部如期下降,屬無效宮縮。多屬原發性宮縮乏力。多有頭盆不稱和胎位異常。產婦自覺下腹部持續疼痛、拒按,煩躁不安,嚴重者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腸脹氣、尿潴留;胎兒一胎盤循環障礙,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產科檢查:下腹部有壓痛,胎位觸不清,胎心不規律,宮口擴張早期緩慢或停滯,胎先露部下降延緩或停滯,潛伏期延長。
。3)產程曲線異常:宮縮乏力導致產程曲線異常,有以下7種。
1)潛伏期延長:從臨產規律宮縮開始至宮口擴張3cm稱潛伏期。初產婦約需8小時,最大時限16小時,超過16小時稱潛伏期延長。
2)活躍期延長:從宮口擴張3cm開始至宮口開全稱活躍期。初產婦約需4小時,最大時限8小時,若超過8小時,稱活躍期延長。
3)活躍期停滯:進入活躍期后,宮口不再擴張達2小時以上。
4)第二產程延長:初產婦超過2小時、經產婦超過1小時尚未分娩。
5)第二產程停滯:第二產程達1小時胎頭下降無進展。
6)胎頭下降延緩:活躍期晚期及第二產程,胎頭下降速度初產婦<1.0cm/h,經產婦<2.0cm/h.
7)胎頭下降停滯:活躍期晚期胎頭停留在原處不下降1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