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根據城市土地的經濟和自然兩方面的屬性及其在城市社會經濟活動中所產生的作用,綜合評價土地質量優劣差異,為土地使用與安排提供依據。
(1)城市土地的基本特征
①承載性。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屬性;
②區位。城市土地由于其不可移動性,導致了區位的極端重要性;
③地租與地價。地租意指報酬或收益,其本質是土地供給者憑借土地所有權向土地需求者讓渡土地使用權時所索取的利潤。而土地價格代表了土地作為生產資本的收益能力,是地租的資本化表現。具體而言,土地價格是土地供給者向土地需求者讓渡土地使用權時獲得的一次性貨幣收入。在我國,城市土地屬國家所有,因而地價一般指土地一定年限內使用權的價格,是國家向土地使用者出讓土地使用權時獲得的一次性貨幣收入。
(2)城市土地經濟評價的主要影響因素
①基本因素層。包括土地區位、城市設施、環境優劣度及其他因素;
②派生因素層。即由基本因素派生出來的因素,包括繁華度、交通通達度、城市基礎設施、社會服務設施、環境質量、自然條件、人口密度、建筑容積率和城市規劃等子因素,他們從不同方面反映基本因素的作用;
③因子層。他們從更小的側面具體地對土地的使用產生影響,包括商業服務中心等級、道路功能與寬度、道路網密度、供水設施、排水設施、供電設施、文化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公園綠地、大氣污染、地形坡度、綠化覆蓋率等等具體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