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模擬試卷(二)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2-2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如下。一是用人單位責任不落實。一些用人單位沒有真正樹立以人為本思想,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不足,對勞動者健康重視不夠,防治主體責任不落實,沒有采取有效的綜合治理措施,違法行為大量存在。二是政府監管存在薄弱環節。一些地方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保護勞動者健康的關系,職業病防治未能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監管機構不健全,基層監管力量薄弱,部門之間工作銜接不夠,沒有形成合力。部分地方和部門監管措施不到位,執法不夠嚴格,對違法行為處理不力。三是防治工作基礎比較薄弱。許多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工藝落后,設施、設備簡陋,職業病防治管理水平低,投入不足。職業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不夠完善,信息網絡不健全,職業病預防、控制技術急需提高,宣傳教育培訓力度不夠,應急救援能力有待加強。
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工業生產裝備水平不高和工藝技術相對落后的狀況將長期存在,在煤炭、冶金、化工等職業病危害較嚴重的行業,改善工作環境需要一個過程。在城鎮化、工業化過程中,大量農民進城就業,他們流動性大,健康保護意識不強,職業病防護技能缺乏,加大了職業病防治監管的難度。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廣泛應用,新的職業危害風險以及職業病不斷出現,防治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護勞動者健康為根本目的。落實用人單位責任,加強政府領導,強化行政監管,依靠科技進步,立足國情,突出重點,全面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基本原則(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控制職業病危害源頭,采取工程技術、個體防護和健康管理等綜合治理措施,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
(2)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既著眼長遠,不斷完善制度和監管體系,又立足當前,著力解決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3)宣傳動員,社會參與。廣泛開展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增強用人單位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3.規劃目標
到2015年,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負責人、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率達到90%以上,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80%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標識設置率達到90%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率達到70%以上,粉塵、毒物、放射性物質等主要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達到80%以上。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預評價率達到60%/00以上,控制效果評價率達到65%以上。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60%以上,接觸放射線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率達到85%以上。
到2015年,職業病防治監督覆蓋率比2008年提高20%以上,嚴重職業病危害案件查處率達到100%。監管網絡不斷健全,監管能力不斷提高,對中小企業的監管得到加強。
依托現有資源,建立完善與職責任務相適應、規模適度的職業病防治網絡,基本職業衛生服務逐步覆蓋到社區、鄉鎮。化學中毒和核輻射醫療救治的能力建設和管理得到加強,職業病防治、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高。
到2015年,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工傷保險覆蓋率達到90%以上;職業病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各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主要任務
1.落實職業病防治責任;
2.強化對重點職業病的防治;
3.加強職業病防治能力建設;
4.開展科研及成果應用;
5.加強培訓和宣傳教育;
6.完善工傷保險制度。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防治工作領導;
2.加大監管力度;
3.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
4.加大經費投入;
5.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6.國務院有關部門要適時開展《規劃》實施的督查和評價工作。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