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章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4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2-30

第四章 教育目的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總的要求
2、教育目的
3、國家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
4、普遍與特殊
5、具體與抽象
6、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7、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二、名詞解釋
1、教育目的: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
2、教育目的: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么樣人才的總的要求。
3、體育:授予學生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操與文明素養的教育。
5、勞動技術教育: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
6、德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政治觀念,形成學生正確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7、智育: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的教育。

三、選擇題
1-4:DCDC

四、簡答題
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1)我們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2)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3)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問答題
怎樣正確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
答:(一)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二)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1)德育;(2)智育;(3)體育;(4)美育;(5)勞動技術教育;(三)素質教育是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四)素質嘉獎業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1)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是一種精神狀態;(2)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相輔相成;(3)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级理伦性理伦a在线 | 日韩AV有码在线播放二区 | 页面升级永久亚洲色 |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