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知識考點:第二章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2-29
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高等教育學知識考點講義 第2章 高等教育的本質
一.名詞解釋
• 1.高等教育
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是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性質任務的高等專門性、教育對象的身心成熟性、教育勞動的復雜精神性。
• 2.社會本位價值觀
社會本位價值觀是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確定高等教育價值的觀點;
強調高等教育的主要價值在于為社會培養專門人才,促進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
強調公民教育、專業教育、職業教育
• 3.個人本位價值觀
個人本位價值觀是從個人需要、個體理智發展確定高等教育價值的觀點.
強調高等教育的主要價值在于使受教育者的個人理智獲得發展,達到個性之完善.
強調自由教育、人文教育、普通教育(通適教育)
二.簡答題
• 1.如何看待社會本位價值觀和個人本位價值觀?
兩種價值觀的產生是歷史的產物;
兩種價值觀都具有自己的合理性與局限性;www.Examda.CoM
要采取整合思路,不要單向抉擇, 針對時弊動態調整, 結合國選擇。
三.論述題
• 1.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基本關系 (高等教育的外部規律).
(1)高等教育受社會發展的制約;
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最基本的制約因素是生產力與科技發展水平;
社會制度(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是直接制約高等教育發展的因素;
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對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潛在的制約因素。
(2)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
教育的政治功能:政治教育(個體政治化)、培養政治法律人才、推進民主政治發展;
教育的經濟功能:促進經濟增長(人力資本)、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專門人才結構)、提高人們的經濟收入;
教育的文化功能:對文化的傳承、選擇與創造。
• 2.高等教育與人的發展的基本關系(高等教育的內部規律).
遺傳素質為人的發展提供物質前提;
環境制約人的發展的可能與條件;
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