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11.問:印染廢水的色度能否用保險粉去除?如果在二沉池加保險粉有何弊端? 答:在二沉池加保險粉來除色不妥,因為二沉池污泥要回流至曝氣池,保險粉及反應物會在污泥中積累,積累量多了會影響生化處理效果,如果采用接觸氧化法問題不大,因為污泥一般情況下不回流至生化池。 212.問:我們的生化裝置采用接觸氧化工藝,沉淀池的回流污泥量應該如何控制?是否應該連續回流? 213.問:印染廢水脫色在調節池加脫色劑會不會對菌產生影響?應該在生化前加還是生化后加合適? 214.問:我們用的是周邊傳動刮吸泥機(r=2m/min),有10個吸泥點,沉淀池DN=30m,曝氣池30分鐘污泥沉降比5~9%.我們只能做NH3-N,CODcr,總銅的測定,其他都沒有設備和條件。前兩天氣溫降低,沉淀池上浮的大塊污泥少了許多,溫度稍有升高,泥塊又大量出現。溫度低的時候飄出的污泥很小,不過在有些地方有一大片的污泥往外涌,且有些地方出水較為清,分布無規律。不知道出水色度與飄泥有沒有關系,現在的出水色度一直保持在8左右。 215.問:本單位曝氣池SV30為7%,MLSS2800mg/L,連續幾天測定都如此,我也知道污泥過度礦化了,含有過多的無機質。但有專家說這不可能,說一定是SV或者MLSS測定有誤,不知道這么低的污泥指數究竟可不可能? 216.問:高氨氮廢水處理采用SBR工藝,現在調試結果出水COD和氨氮偏高。有人建議延長SRT,會有效果嗎?現在的SRT是20天,采用的SBR工藝,我覺得雖然延長SRT可以提高生物中的硝化菌比例,但是延長SRT的同時也會降低細菌整體的活性,降低COD的去除效率,不知我的想法對不對? 217.問:我們是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COD280mg/L,BOD70多mg/ L,出水為129 mg/ L,BOD50.6mg/ L.曝氣池MLSS1980mg/ L,沉降比70%~80%.現出現這樣的問題:量筒內沉淀的全是黃色渾濁的東西,上面的液體非常澄清。取二沉池表面的水觀察,感官也非常好。另外還有我們這個地區土壤的含鹽兩較高。 請給分析一下,如何處理? 218.問:對于污水廠離心機所投加的絮凝劑,用什么辦法檢驗該絮凝劑的效果比較好呢?聽說做比阻實驗可以,但也有人認為不好,究竟用什么來檢驗呢? 219.問:有些污水廠污泥培養后的馴化階段把活性污泥濃度控制在1500左右,我的想法,若要馴化菌種適合這些工業廢水,應盡量在前期維持較高的污泥濃度,待污泥適應了進水水質后再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污泥濃度至較適合的水平,不知道這樣的想法對嗎? 220.問:沉淀池上有厚厚一層污泥,出水帶有大量的泥,用稍加攪動后,污泥即可沉下去,出水也變得較為清澈。用量筒在好氧池取樣,污泥沉降1小時后,即開始上浮,輕輕攪動后,又沉下去,出現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環境影響評價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21) |
|
閱讀下一篇:環境影響評價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23)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