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71.問:回流污泥是從沉淀池底部流回曝氣池,但是進入沉淀池的水量是進水量加上回流量,回流的水量還是要在沉淀池重新沉淀,還是要占用表面負荷的,是這樣嗎? 答:你說的也有些道理,但還是錯了。沉淀池可分二部分,上面是泥水分離部分(澄清層),下面是回流污泥濃縮部分(污泥層),以幅流式為例,曝氣池混合液由沉淀池中心進水口流入,在泥水分離后,污泥下沉,分離的水上浮并溢流出池,污水占用的是澄清層的容積,污泥占用的是當下部污泥層的容積。 72.問:我們現在設計的二沉池是奧貝爾氧化溝后的沉淀池,氧化溝回流污泥濃度要求8,怕中進周出的回流污泥濃度達不到,因此專家建議采用周進周出,生產廠介紹此工藝用單管吸泥機,回流污泥濃度可達到8-12,對嗎? 73.問:我廠的廢水主要含季胺鹽跟酒精 現處理工藝為 調節(預曝)--厭氧--缺氧--好氧--二沉---加藥--二沉--出水 現未加藥加,處理量增加了30% 進水>2500 出水 COD>200 ,不可能擴建。有什么辦法修改部分工藝使出水水質達到100以下? 74.問:一個工藝流程設計的問題。流量=360m3/d,COD=1700mg/L,BOD=850mg/L,SS=100mg/L,色度=100倍,處理的是80%工業廢水和20%的生活污 要求:COD<90mg/L,BOD<20mg/L,SS<60mg/L,色度<40倍。請問采用何種方法能達標,我擬用物化預處理+SBR法+活性碳吸附,不知道有沒可能達標? 75.問:北方的氧化塘怎么設計?污水是經過處理沒達標的造紙廢水,COD在600左右。 76.問:有一工業廢水,濃度很高。因為廢水沒有菌種,化驗BOD時需要接種,接種后化驗出來的結果比COD還要高,結果是 COD :90000 mg/L ,BOD:100000 mg/L,不知是何原因? 77.問:你說同一廢水的BOD低于COD,但有實驗驗證有二類工業廢水的BOD會比COD高,一類是氨氮濃度比較高的廢水,因為這里面有硝化、反硝化細菌,這兩類細菌作用消耗氧導致BOD比COD高,一類是含吡啶的廢水,因為吡啶不能化學開環(所以不表現出COD),但是吡啶可以生物開環,所以BOD比COD高(注:吡啶的化學開環是氧化開環,吡啶的生物開環是還原開環)。 78.問:外國設計的UASB負荷是中國設計的一倍,難道是他們的污泥比我們好還是他們的后段處理更有保障? 79.問:日處理量5。4萬噸,實際進水3萬噸/天左右,卡魯塞爾2000氧化溝,前設選擇厭氧池,經常出現奶油狀浮沫。溝內出現奶油狀浮沫時間持續近一個月,人工基本消除。從半月前總氮、氨氮持續升高,進水總氮63-77,氨氮53-69,出水總氮23 80.問:能否提供一下用AB法處理焦化廢水較好的具體工藝流程?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環境影響評價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7) |
|
閱讀下一篇:環境影響評價師污水處理技術基本知識答疑(9)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