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醫療保險制度和基金籌集模式的改革(80年代初到1998年,三個階段):(1)自發性改革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到1988年。一些企業實行醫療費用定額包干管理,將醫療定額發給個人,超支自理,剩余歸自己,有些企業實行將醫療經費撥付企業醫院承包使用。(2)政府主導改革階段:1993年,指明醫療保險改革方向和原則,確定改革目標是: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提高職工健康水平的要求,建立社會統籌醫療基金與個人醫療帳戶相結合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并使之逐步覆蓋城鎮全體勞動者。(3)農村醫療保險的改革:20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的合作醫療的恢復和重建被稱為“二次合作醫療時期”。 8、 統帳結合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1998年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標志職工醫療保險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實行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醫療保險費,建立基本醫療保險金,切實保障職工基本醫療。二是建立統籌基金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醫療制度,發揮互助共濟和個人自我保障的作用,形成醫、患、保三方制約機制,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遏止浪費。(3)將原公費和勞保醫療實行統一管理,在全國實行新的醫療保險制度。(選擇:改革的基本思想是“基本保障,廣泛覆蓋,雙方負擔,統帳結合。”)6條主要政策P114-115、 9、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的實施原則:自愿參加,多方籌資;以支定收,保障適度;先行試點,總結經驗后再推廣。(新的籌資機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行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 10、 工傷保險基金的籌集原則(3點原則):雇主繳費原則;按風險程度生疏保險費的原則;以支定收,留有儲備的原則。 11、 工傷保險基金籌集方式:國際上工傷保險存在雇主責任制和社會保險制兩種方式。籌集方式也不相同。(1)雇主責任制下的基金籌集:企業自保、企業向商業保險公司投保、政府征收工傷賠償準備基金。(2)工傷社會保險制度下的基金籌集:工傷社會保險由國家立法,政府有關部門或監督機構負責工傷保險事務,確立對所有提出支付待遇要求的審核和評估程序,統一籌措資金,共擔風險。 12、 工傷社會保險的基金籌集有兩種辦法:工傷保險社會統籌;政府規定標準,企業自行支付。(工傷保險費率的確定:統一費率制;差別費率制;浮動費率制。)工傷保險費根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工傷保險基金按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則統一籌集。 13、 工傷保險基金由下列項目構成:企業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工傷保險基金的利息;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資金。(2003年4月16日《工傷保險條例》通過) 14、 失業保險的制度模式:強制性失業保險、非強制性失業保險、失業救濟、強制性失業保險和失業救濟相結合、非強制性失業保險和失業救濟相結合的方式。(失業保險的基金來源:雇主、雇員及政府)。 15、 失業保險費用承擔方式(選擇):國家承擔(澳大利亞、新西蘭、匈牙利);國家和企業分擔;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分擔(德國、英國、丹麥、加拿大);企業和個人分擔(法國、荷蘭、以色列);個人全部負擔(南斯拉夫);全部由企業負擔(加納)。 16、 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選擇):城鎮企事業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的失業保險費;失業保險基金的利息;財政補貼;依法納入失業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主要指對不按期繳納失業保險費的單位生疏的滯納金等。 17、 失業保險基金的繳納(選擇):城鎮企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18、 生育保險基金的籌集和來源:生育保險根據“心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則籌集資金。最高不得超過工資總額1%。職工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
| 熱門資料下載: |
|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