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嚴格、嚴厲:前者指在掌握標準或遵守制度時認真不放松;后者指嚴肅而厲害(要求態度方面)。
88、贏利(盈利)、營利:前者指所得的利潤(名詞);后者指謀求利潤(動詞)。
89、謠言、流言:前者指沒有事實根據的消息;后者指沒有根據的話(多指背后議論,誣蔑或的話)。
90、臆測、臆度:前者指主觀地推斷;后者指臆測猜度。
91、約束、規范:前者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圍;后者指使遵守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準。
92、依存、依附:前者指互相依附而存在;后者指附著、依賴、從屬。
93、隱(yǐn)蔽、蔭(yīn)蔽:前者指借助別的事物來遮掩;后者指(枝葉)遮蔽。
94、引見、引薦:前者指引人相見,使彼此認識;后者指推薦別人。
95、一律、一概:副詞,適用于全體,前者強調無一例外;后者強調沒有例外。
96、衣服、襯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襯衫”是具體的,可以指長袖襯衫或短袖襯衫,男式襯衫或女式襯衫等。
97、義氣、意氣:前者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重義氣、義氣千秋”等;后者指志趣、性格、氣概,也指偏激情緒,如“意氣相投、意氣用事、意氣風發”等。
98、贊嘆、贊揚:前者只有“稱贊”之意;后者既有“稱贊”之意,又有“表揚”之意。
99、準確、正確:前者指行動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或預期,與“誤差、偏差”相反。后者指符合事實、道理或某種標準,與“錯誤”相反。
100、貞潔、貞節:前者指婦女在節操上沒有污點;后者指(1)堅貞的節操(2)封建禮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一種倫理道德。
101、偵察、偵查:前者指為了弄清敵情而進行的軍事活動。后者專指司法機關為了確認犯罪事實而進行的活動。
102、追憶、追溯、追索:“追憶”指回憶!白匪荨⒆匪鳌敝柑剿魇挛锏挠蓙怼G罢叽_指,后跟無選擇性。后者不確指,后跟有選擇性。
103、終止、中止:前者指結束、停止,表示事情全部結束。后者指中途停止,側重于事情末做完。
104、專程、專誠:前者指專為某事而到某地。后者指特地(心意誠懇)。
105、指責、指摘:前者指責問(可褒可貶)。后者指挑出錯誤,加以批評。
106、專長、特長:前者指專門的學問技能、特長。后者指特別擅長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經驗。
107、震動、振動:前者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里不平靜;后者指物體通過一個中心位置不斷作往復運動。
108、震蕩、振蕩:前者指外力引起的動蕩,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響,不能平靜;后者主要是物理學用語,指物體運動的一種形式或電流的周期性變化,不要把它和“振作、振奮”聯系起來,如“山谷震蕩、人心震蕩”都不可寫成“振蕩”。
109、震懾、震撼:前者指震動得使人害怕;后者指震動、搖撼。
110、戰爭、戰斗、戰事:“戰爭”范圍大,指民族、國家、階級、集團之間的武裝斗爭:“戰斗”范圍小,一般指具體的武裝沖突;‘戰事“指有關戰爭的各種活動。
112、戰果、成果、結果、后果、惡果:“戰果”戰斗中獲得的成果:“成果”工作或事業上的收獲,褒義詞:“結果”在一定階段,事物發展所達到的最后狀態,中性詞:“后果”最后的結果(多用在壞的方面); “惡果”壞結果或壞的下場。
113、障礙、阻礙:前者指阻擋前進的東西,使不能順利通過,名詞;后者指使不能順利通過或發展,動詞。
114、做客、作客:前者指造訪親朋好友。后者指寄居在異地。
115、拯救、賑濟:“拯救”救助:“賑濟”用錢或衣服、糧食等救濟(災民)。
116、知覺、直覺:前者指反映客觀事物的整體形象和表面聯系的心理過程,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形成的,但比感覺復雜、完整;后者指未經充分邏輯推理的直觀,直覺是以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為依據的,并非一種天賦的認識能力。
117、直接、直截:前者指不經過中間事物的,跟“間接”相對;后者指(言語、行動等)簡單、爽快、直截了當,也作直捷。
118、整頓、整飭、整治、整理:“整頓”使紊亂的變為整齊,或不健全的健全起來(多指組織、紀律、作風等):“整飭”(1)使有條理,整頓(2)整齊,有條理:“整治”為了管束、懲罰、打擊等,使之吃苦頭:“整理”上有條理,有秩序。
119、蒸汽、蒸氣:前者指水蒸氣;后者指液體或固體因蒸發、沸騰或升華而變成的氣體。
120、追擊、狙擊:前者指追趕著攻擊;后者指埋伏在隱蔽地點伺機襲擊敵人。
121、阻擊、阻截:前者指以防御手段阻止敵人增援、逃跑或進攻;后者指阻擋,阻攔。
122、蟄居、謫居:前者指象動物冬眠一樣長期躲在一個地方,不出頭露面;后者指被貶謫后住在某個地方。
123、資力、資歷:前者指財力;后者指資格和經歷。
124、肢解、支解:古代割去四肢的酷刑。前者多用本義,后者多用比喻義。
125、著眼、著意:前者指從某個方面觀察、考慮;后者側重于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