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機會在美國生存、發展下去,關鍵是要看有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和別人交流。如果你學的是啞巴英語,到了美國你將十分困難。而目前我們的大學英語教育是有缺陷的。學一種語言,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語言本身。我們往往把英語僅僅當做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到最后,還是不會說英語。 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匯、句型、語法是兩回事。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運用英語,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我建議要把我們學習的目標收縮,把追求大而廣的英語知識轉化為追求一種定量性的技巧,我認為有6種技巧,是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交流的關鍵性東西,如果我們能掌握這6種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國人的思維,從而學好口語。 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這個事物是什么。我們的課本盡管詞匯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這本書在哪兒)?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書是什么)?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維的描述階段。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為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事物)。一種表達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為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我愛你)。按我們教學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 mother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么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啟動思維。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換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那就是愛,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一個表達式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從描述上來講,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描述。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內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從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往往最后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國人在時間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后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兒了,外國人很難理解,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習語?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認為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 第六,要有猜測能力。為什么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歧義?就是因為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梁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著講著眼就開始向上翻,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以上就是我所說的學會用美國人思維方式的6個技巧。中國學生如果能做到這6點,用較短的時間肯定能學好口語。 再說說英語語音的問題。我們中國人不需要鉆牛角尖,一定追求發音像一個本地人,只要我們的發音不至于讓對方產生誤解就可以了。我們在平時,不需要迷信什么科學方法,只需要記住一點: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標準的英語或美語。在模仿的基礎上,每天保持1個小時的自我口語練習,這個練習必須假想一個雙向交流的場合,即仿佛有人與你交流一樣。 最后,講講英語的用氣問題。我們在發音時,盡量氣運丹田,而避免用肺發音,這可以使英語發音洪亮圓潤。 |
雅思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曾麗蘭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10月24日雅思口語考題回顧 |
|
閱讀下一篇:雅思口語:之“邪惡思路”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視頻課程 |
·2010年雅思有48個考試日 比今年新增2個 |
·獲廣泛認可 中國雅思考生數量破歷史紀錄 |
·美領館解答最新留學簽證政策 |
·2010年雅思考試時間表及開考城市 |
·英國大使館:中國雅思成績逐年提高 |
·河北省首個雅思考點“落戶”石家莊 |
·權威盤點:出國語言考試之五大最 |
·最新資訊:雅思將暫不在中國推行機考 |
·外地考生來渝“搶”雅思托福考位 |
·中國學生雅思考試:應用能力成軟肋 |
·北京新航道學校寒假課程最新優惠 |
·引領考雅熱潮,開啟雅思新紀元 |
·明年雅思增兩考試日 全年設48個考試日期 |
· 北京環球雅思學校雅思培訓 |
·雅思報名過程中重要問題的最新提示 |
·澳大利亞四大名校提高入學門檻 |
·新航道5周年真情大回饋! |
·南昌:IELTS考點成立并開放網上報名的通知 |
·美國:09年20所頂級名校錄取率盤點 |
·7月初ETS官方答疑解答公布 |
·雅思聽力考試的最大障礙:詞匯聽不懂 |
·從劍橋聽力看出題難點 |
·堅持不懈訓練雅思聽力方法 |
·雅思聽力備考關鍵:最后一堂課的“份量” |
·名師解析雅思聽力兩大誤區 |
·聽力考試中的數字考點 |
·10月24日雅思聽力考題回顧 |
·烤鴨必備 走近雅思聽力 |
·為什么聽力總是第二遍才能聽懂 |
·烤鴨,帶你走近雅思聽力! |
·雅思口語:如何克服中文思維 |
·應對雅思口語之各種食物的英文說法 |
·口語考試:小心你的肢體語言 |
·雅思口語Part 1中最難的10道題 |
·雅思口語Part 2中最難的10道題 |
·雅思口語Part 3中最難的10道題 |
·雅思口語素材: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
·雅思口語考試:不可忽略的細節 |
·名師教您如何從“聽”中提高雅思口語 |
·雅思口語中用于過渡的萬能猶豫句 |
·雅思閱讀考試圖形題目中必須掌握的英語單詞 |
·雅思閱讀考試:高中生需掌握四大技能 |
·突破雅思閱讀8分的捷徑 |
·雅思閱讀中的Matching分類和應對策略 |
·雅思常考閱讀文章背景知識:攝影術與藝術 |
·如何突破雅思閱讀高分“瓶頸” |
·雅思閱讀:需要會“找”會“挑” |
·雅思閱讀段落標題題的新趨勢及應對策略 |
·10月24日雅思閱讀考題回顧 |
·有關雅思閱讀Heading題的做題方法 |
·雅思寫作高分必讀:小作文句子模版總結 |
·寫作-考場上的"興奮劑"事件 |
·雅思寫作:中國學生常見問題 |
·雅思寫作TASK2三步走常見誤區 |
·雅思作文:多練才是王道 |
·雅思:專業運動員是否可以比其他職業賺得多 |
·10月24日雅思寫作(A類)考題回顧 |
·10月24日雅思寫作(G類)考題回顧 |
·2009年10月24日雅思寫作真題點評 |
·雅思寫作步驟指導:如何審題和列大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