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送給別人一些魚,不如教給別人一些打魚的方法。魚,就是知識;漁,就是能力。知識性考試,就是“稱魚”;能力性考試,就是“試漁”。能力的形成離不開知識的積累,但行政職業能力不等于簡單的知識堆積。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是“試漁”而非“稱魚”。行政職業能力測試重點不是測查一個人記憶了多少知識,而是考查一個人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中思維流暢、超常發揮,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三者相互結合才可能獲得高分。 “硬實力”是指知識的掌握和積累程度,這包括一個考生的智力水平、學習能力、掌握知識等因素。沒有充分的知識積累,就不可能很好地應用知識。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豐富知識內容,提高積累的量,擴大知識面和知識的廣度。使你的知識連貫不斷,成一完 整有邏輯性的體系。在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中“硬實力”是基礎是內功。常識判斷部分主要靠平時大量的知識積累,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只有在掌握大量的字、詞、句的基礎上才能培養語言的敏感性。數量關系部分在掌握大量數學運算公式的基礎上,才可能快速而準確地運用數學思維解決事物間量化關系和數量關系問題。 “軟實力”就是指考生的心理狀態。考場上考生思維清晰,記憶敏捷是一種心理流暢的心理狀態。流暢心理狀態是不知不覺中到來的,當考生在考試中做到得心應手、聚精會神時,頭腦中想的全部是與考試有關的事情,他就處于流暢狀態。在流暢狀態中,考生感受到的是,參加考試是一種非常愉快的體驗,參與考試是一種最好的獎勵。 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才能在考場上沉著冷靜,使自己進入“角色”,發揮出正常水平。其次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考試的具體運作過程,而不去多考慮考試的結果。第三要注意多用正確和肯定的詞語來喚起積極情緒,特別是在出現困難時,要用“冷靜!細心!沉住氣!”等詞語暗示自己,進行深呼吸,而少用否定性詞語,如“別緊張!別慌!可千萬別出錯!”等詞。最后,考前合理安排生活,考試時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帶上平日喜愛而用起來得心應手的用具等,這些雖屬細節問題,卻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態,克服可能出現的“克拉克現象”。 心理暗示是很個體化的,沒有統一的模式。各式各樣的心理暗示方法,如音樂暗示、語言暗示、情景暗示、放松練習等方法。大家應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確定能夠讓自己產生愉悅感覺的一種模式,而且要不斷地練習。懂和會之間需要有個橋梁,就是練習。以上所講的這些方法,大家要通過自己的嘗試去摸索,最后能夠把某些方法結合起來,成為自己公務員考試心態調節的一個有效手段。 “巧實力”就是指一個考生的考試技術,這包括考試技巧、考試信息、考試經驗等因素。巧實力既不是硬實力,也不是軟實力。巧實力是綜合了硬實力和軟實力的一個整體的戰略。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上一個速度與難度的雙重測驗,有些題做不完是正常的,做不對也是正常的,做題時先易后難,最后全部做完。通過練習歷年的真題掌握命題的規律和重點,透視正確選項和迷惑項的設計規律,掌握做題的套路和方法,提高做題的準確率。” 在三者關系中,首先要硬實力到位,硬實力不到位則無從談考試的超常發揮,沒有平時的知識積累,那完全是空手道;其次要心理調適到位,心理調適不到位則無法把握考試中的心態變化,那樣再怎么復習也都可能是徒勞無益的。最后巧實力要到位,巧實力不到位則無法在考試中避免出現種種不該出的錯誤和漏洞;由此,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三者的關系猶如一個金字塔的結構,底層是硬實力,中層是巧實力,頂層是軟實力。有些考生的這三種狀態是分離的。比如硬實力到位,巧實力不到位;巧實力到位,軟實力又不到位。這就使大家在考試當中做了很投入的準備,可是最后卻考得不理想。 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只有“三結合”,才能確保一個考生在考試中做到心理流暢,超常發揮。在公考復習中實現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的“三結合”,這可謂是公務員考試成功的關鍵!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鞏梅芳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學運算常用公式表 |
|
閱讀下一篇:國考行測指導:句子閱讀在言語理解中的體現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