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歷程和內容 從1978年底,我國開始經濟體制改革,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大體經歷了五個階段。 1.第一階段(1978~1984年):改革的起步階段 該階段改革的重心在農村,主要涉及兩方面的改革內容:一是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將土地長期承包給農民,賦予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二是運用價格等經濟杠桿,促進農業的發展。國家廢除了農產品的統購統銷制度,只對糧、棉、油等極少數重要農副產品采取合同契約形式進行收購;大幅度提高了農副產品的價格。 2.第二階段(1984~1992年):改革的全面展開階段 該階段改革的重點在城市,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主要內容有:一是采取擴大國有企業經營自主權、改革經營方式等措施,增強了企業活力,為企業進入市場奠定了初步基礎。二是改革價格形成機制,理順比價關系。放開了小商品和大部分工業消費品價格,對一些工業生產資料超計劃部分實行市場調節。三是大幅度縮小指令性計劃,擴大地方和企業自主權。 3.第三階段(1992~1997年):改革的整體推進、重點突破階段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階段。改革的主要內容有:一是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建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除對極少數壟斷性公用事業和關系國計民生、不適宜競爭的商品繼續由政府定價外,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由市場形成。二是穩步推進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的國有企業改革。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公司制改造,調整企業負債結構,分離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能,分流企業富余人員。積極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深化國有小企業改革。三是推進財稅、金融、外匯外貿、計劃投資等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體系框架。 4.第四階段(1997~2003年):改革進入全面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攻堅、決勝階段 根據國家的發展戰略,我國開始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將要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進展。這個階段的主要改革內容是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分配結構和分配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實現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 5.第五階段(2003迄今):進一步完善和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階段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三中全會至今,主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貫徹“五個統籌”、做到“五個堅持”。即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統籌兼顧,堅持以人為本。 這個階段的改革強調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進一步完善和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 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建立有利于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 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 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 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
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沖刺班 |
串講班 |
報 名 |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
李述萍 |
40 |
張立寧 |
20 |
張立寧 |
12 |
|||||
劉翠玲 |
40 |
劉翠玲 |
20 |
劉翠玲 |
12 |
|||||
成麗芹 |
40 |
曹明銘 |
20 |
成麗芹 |
12 |
|||||
王雙增 陳憲 |
40 |
王雙增 陳憲 |
20 |
王雙增 陳憲 |
12 |
|||||
王曉琴 |
40 |
杜 軍 |
20 |
杜 軍 |
12 |
|||||
咨詢工程師考試輔導優惠套餐方案>> | ||||||||||
精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200 元 沖刺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串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 ||||||||||
套餐:咨詢工程師全科套餐價2000元, 新學員1350元,老學員1200元。 | ||||||||||
咨詢工程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咨詢師政策與法規輔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效果 |
|
閱讀下一篇:咨詢師政策與法規輔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