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推斷題,顧名思義,要求考生準確理解文段乃至文章的某一細節信息或作出合理推斷,考查的是考生在短時間內篩選信息、合理推斷的能力。細節推斷題的提問形式包括:“對這段文字理解最準確/不準確的是”、“與這段文字文意(不)相符的是”、“通過這段話,可以知道”、“根據這段話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等等。 一般而言,細節推斷題的出題思路是在某一細節處設置陷阱,也就是說,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有其慣用的“騙人伎倆”,引誘一部分粗心的考生犯錯,從而達到區分考生水平的目的,我們常說“細節之中有魔鬼”,這句話用在細節推斷題上最恰當不過。對于剛上路的新手來說,實在是很有必要知己知彼,熟悉這些“陷阱”,認清“魔鬼”的真面目,本文用意正在于此。 陷阱一:偷換概念 在片段閱讀的文段中會出現大量的概念,正確理解文意,需要準確把握每個概念。為了達到迷惑考生的目的,命題者常常會偷換概念。 【例1】周莊旅游收入已經連續多年超億元大關。在蘇南,與周莊媲美的文化古鎮雖不在少數,但旅游收入卻只能望周莊而興嘆。當地的一位老人說,上世紀70年代陳逸飛畫了這里的雙橋,此畫在美國展出時獲獎并被石油大亨哈默斥巨資收藏。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哈默將此畫贈給他,并說這是中國上海附近的一個小鎮。如今,游覽江南古鎮,周莊已成為首選。 對這段文字理解最準確的是:( )。(2009年國家第58題) A.文化交流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內容 B.文化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C.旅游是城鎮經濟快速發展的突破口 D.文化傳播可以成為城鎮發展的重要契機 【分析】文段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敘述了周莊旅游發展情況,第二部分分析了出現前述現象的原因:陳逸飛的畫向世界宣傳了周莊。綜合兩部分,可以得出結論:文化傳播可以成為城鎮發展的重要契機。故選D。 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三個選項中,B選項的干擾最大。初看起來,似乎“文化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成立的。但仔細閱讀文段可知,文段強調的是“文化傳播”而非“文化”本身。“在蘇南,與周莊媲美的文化古鎮雖不在少數,但旅游收入卻只能望周莊而興嘆”,并非因為其他文化古鎮沒有文化,而是因為其他文化古鎮的文化沒有傳播開來。在命制這道題時,命題者有意將“文化傳播”與“文化”的概念進行偷換,對此考生應該高度注意。 上例中,偷換的是普通的概念。除了偷換普通概念,命題者還經常偷換一些特殊概念,如可能性與確定性概念,見下例。 【例2】最近科學考察結果表明,北冰洋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很溫暖的地方,物種非常豐富。此外,根據對海底沉積巖層的取樣分析認為,北冰洋海底也許是一個巨大的石油儲藏地。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圍繞北冰洋周邊,從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北端到歐洲北部的大陸架,都可能有豐富的石油儲藏。 對這段話,理解不準確的是( )。(2006年國家二卷第19題) A.北冰洋是否有石油儲藏目前還沒有確定 B.科學家對北冰洋的歷史狀況進行了深入分析 C.研究表明,歐洲北部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儲藏 D.北冰洋可能會成為其周邊國家關注能源的一個熱點地區 【分析】文段指出“從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北端到歐洲北部的大陸架,都可能有豐富的石油儲藏”,表述的是可能性,而選項C“歐洲北部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儲藏”表述的是確定性,與原文不符,故選C。在本題中,C選項錯誤的原因就在于偷換了可能與確定的概念。 除了上述例題中的偷換普通概念和偷換可能確定概念之外,偷換概念還包括:偷換時間概念(“已經”、“將要”等),偷換數量概念(“少數”、“多數”、“許多”、“一部分”、“大部分”等),需要考生注意。 陷阱二:無中生有 細節推斷題需要考生對整個文段的細節都有所關注,為了考查這一點,命題者常常在錯誤選項中給出一些文段中沒有的信息,以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在判斷選項信息正確與否時,應當緊扣原文,去偽存真。 【例3】蘇軾認為,賈誼才學雖高,但不能審時度勢,以致郁郁而死,未盡其才。他還說:“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從賈誼的際遇看,蘇軾說的是實情;但是,導致賈誼悲劇的原因主要是當朝統治者的錯誤。 下列陳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2003年國家A類第96題) A.蘇軾認為,識見不足是阻遏賈誼才智發揮的重要原因 B.蘇軾沒有著眼社會環境來分析造成賈誼悲劇的本源 C.蘇軾經歷坎坷,所以與未盡其才的賈誼同病相憐 D.蘇軾肯定了賈誼的才學,同時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點 【分析】文段先后敘述了兩個評論,第一個是蘇軾對賈誼的評論,第二個是文段作者對蘇軾上述評論的評論。兩個評論都沒有論及蘇軾自身的情況,也沒有體現出蘇軾對賈誼的“同病相憐”,因而C選項屬于無中生有,故選C。 為了避免被無中生有的信息所迷惑,考生在做細節推斷時,首先應該對整個文段有個較全面的了解,然后判斷每個選項所給的信息是否屬實。如果沒有把握,則需要將選項所給信息與原文比較,仔細加以鑒別。 陷阱三:邏輯錯誤 片段閱讀題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言語理解的能力,但正確理解文段必須遵守邏輯規則,為此,命題者在細節推斷題中常設置一些邏輯錯誤的干擾項。為了排除干擾,考生需要注意選項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 【例4】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當一個人感到煩惱、苦悶、焦慮的時候,他身體的血壓和氧化作用就會降低,而當他心情愉快時整個新陳代謝就會改善。 根據這段文字我們知道( )。(2005年國家一卷第22題) A.人們可以通過調節心情來調節血壓 B.心情好壞與人的身體健康存在密切關系 C.血壓和氧化作用降低說明該人心情不好 D.只要心情愉快就可以改善整個新陳代謝 【分析】文段可分為兩層并列的內容,第一層介紹了心情不好時人的身體狀況(血壓、氧化作用)的變化,第二層介紹了心情好時人的身體狀況(新陳代謝)的變化,綜合兩層內容可知:心情好壞與人的身體健康存在密切關系,故選B項。 文段只說了心情不好時血壓的變化情況,而未說明心情好時血壓的變化情況,因而無法得出“通過調節心情來調節血壓”的結論,故A項錯誤。根據文段,心情不好是“血壓和氧化作用降低”的充分條件,亦即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條件,因而“血壓和氧化作用降低”并不能推導出心情不好的結論,C選項犯了倒置充分與必要的邏輯錯誤,故不選。 值得注意的是,在片段閱讀中運用邏輯規則,需要結合文章原意判斷,而不能拘泥于文字本身,否則容易誤入歧途。文段最后一句“當他心情愉快時整個新陳代謝就會改善”,從邏輯關系角度來看,表述的是一種充分條件的關系,即“心情愉快”是“整個新陳代謝會改善”的充分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選項D認為“只要心情愉快就可以改善整個新陳代謝”是正確的。但是,揣摩文意不難理解,文中“只要心情愉快就可以改善整個新陳代謝”表述的是一般通常的情況,沒有考慮其他的特殊情況,而選項D使用“只要...就”句式,將這一結論絕對化,不符合常識,故不選。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沖刺備考五大障礙分析 |
|
閱讀下一篇:公務員考試備考輔導:細節之中有魔鬼(2)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