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走進嘉賓聊天室的是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北京大學物理學碩士劉彥,您好。 劉彥: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主持人:公務員考試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考生備考過程當中,如果能夠把握命題的趨勢,及時調整復習放心的話,備考過程中能夠事半功倍,劉老師您認為今年的行測會有哪些特點及變化? 劉彥:從最近幾年命題的特點來看的話,現在的行測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題型出得越來越靈活,什么叫靈活呢?以前行測考試剛剛前幾年,那個時候考得比較簡單,基本上你知道這個題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那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短期的突擊,我們掌握了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固定的方法,比較固定的作題模式,就可以把這個題做好,就可以拿很高的分數,你只要會用這個公式就可以往里套,但是現在出題就比較靈活了,靈活到什么程度?你看到這個題以后,你會覺得這個題跟以前的題完全沒有關系,也沒有辦法把它跟自己跟以前學習的東西聯系起來,實際上只是變化了一下,這樣一個趨勢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復習不能再是簡單的一種模式化的復習,需要明白比如說公式,雖然有個別的題型依然變化很少,但是大部分的題型恐怕僅僅知道一種死的方法可能不行,必須得明白,以前可以這么做,為什么這么做,只有這樣我們在碰到一個新的問題,雖然說是新的問題,但實際上它還是跟舊的問題有很多的聯系,在處理舊的問題的時候,我們知道它是怎么處理的,我們知道這個方法,把這個新的問題跟舊的問題聯系起來以后,才可能真正的把它做好,所以現在的命題趨勢就是要求我們,其實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基礎,一方面你的基礎必須要扎實,雖然很靈活,但是把握靈活東西的核心或者是關鍵依然是基礎,只有我們基礎打扎實了,但不是去死記硬背,而是理解了,以前常考的題型明白了,題型引申變化出來的一些題型我們才能更好的面對。 主持人:您可以具體舉幾個例子嗎? 劉彥:去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數學的第一題,考的是一個跟地理有一些關系,是時區的問題,像這樣的題型乍一看到的時候,甚至都會懷疑,這怎么是一個數學題?因為它說的是08年我國的奧運會是8月8號晚上8點舉行,他問的是這個時候與我國在同一天的國家有多少?占幾分之幾?乍一看覺得是常識題目,怎么會是數學題呢?出題的形式非常靈活,怎么思考這個問題?其實在我們以前做數學題的時候就有這樣一類,本身公務員考試的數學運算是可以有一些特殊的方法,你可以對這個題目做一個簡單的判斷,可以估計它就是什么樣,本身出題的人就有這樣一種思路,有些題不通過面算就可以算出來,這個題也符合這種類型,為什么呢?他問的是國家的數量,而事實上國家的數量在地球上的分布恐怕一般的正常人都是很難的記住,如果說去算面積,大家還會算,但是如果你說這一塊地區有多少個國家,恐怕很少有人算,所以這個題的答案一定是全部,因為其他的都是無法計算的,只有全部是不需要算的。 還有一些題,有一個題考的是牛吃草的問題,這個在往年的牛吃草的問題的基礎上,這個形式有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把內容,本質沒有變,但是形式有很大的變化,說的是水庫儲水的問題,供應一個市的人,每年會有固定的降水量,這個城市的人在用,就是兩個因素對這個水庫產生作用,就是一個典型的牛吃草的問題,但是絕大部分的考生看到這個題目以后,根本就沒看明白。 主持人:非常迷糊。 劉彥:對,你看完以后沒有發現是一個牛吃草的問題的話,就只能夠說是重新思考或者是放棄。但是如果你能夠看明白,你以前在復習的過程當中,你在學習牛吃草的問題的時候,你把我到牛吃草問題的本質,你看到這個題知道是,你就馬上可以套過來,其實公務員考試所有的題都是這樣的一種做法,我們以前有過很好的復習,那么我們看到這個題之后,我們把這個題跟以前做過的題聯系起來,用以前會的方法把它做出來,因為公務員考試的特點就是這樣的,你說像競賽或者其他比較難的考試,它的要求可能會考你的創新能力,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問題你去提出自己新的解決方法,但是公務員不是這樣的,題量大,時間短,一道題一分鐘,所以本身考試的目的就是這樣的,要求你把你會的東西,你能夠很好的用上就夠了,不需要你真的有太高的創新。 主持人:也是百變不離其宗。 劉彥:也是,考試的內容大家說越來越多,其實考來考去,也只能考我們已有的知識點,總不能說,人類還沒有發現的知識點他也考,只不過通過不同的方式考而已,所以最終考察的還是最基礎的知識。 主持人:對于行測備考,在暑期階段,您認為考生應該著重從哪些方面進行復習?應該分成幾個階段進行復習? 劉彥:行測的考試特點非常的廣泛,暑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剛剛接觸行測復習的人會發現,有一點沒有頭緒,因為考的太多了,好像覺得復習哪一個都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同學就有這樣的心態,我復習數學,數學總共140道題不是只有10道題,數字推理只有5道題,資料分析20道題,每一個部分的復習都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于是如果你不能夠有一個長期的復習,你短期突擊就會發現,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五大部分,140道題,你要拿高分,五大部分都要復習好,所以暑期也要利用好,暑期沒有利用好,這個時間分配就比較不容易把握,我們要有一個系統的復習,然后才能更加有信心。 要說從哪些方面來復習的話,應該分幾個階段,由于時間相對比較長,應該有一個規劃,對于任何一個考試的復習,首先對這個考試要有充分的了解,包括行測的考試,行測的特性,有一些考生可能已經有所了解了,包括上網包括聽公開課,但可能還是有一部分考生對此還不是很了解,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你要明白行測考什么?特點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知識點?大概的框架,我們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肯定要了解公務員考試,了解了它所需要的這樣一個知識點以后,第一個階段完成了,第二個階段開始根據自己的了解來學習基礎知識,因為行測的考試它對于我們每個考生來講,它都會是一個新的挑戰,雖然說知識也是以前的一些舊的知識,但是也有一些東西是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的,尤其像邏輯,大家都知道什么是邏輯,也會說平時我生活當中經常也會用到什么樣的邏輯,也會說你這個人說話沒有邏輯,但是系統的邏輯學恐怕很少有人學過,只有個別的可能因為自己的興趣或者是公安院校的一些學生要求你必須要去,絕大部分的學生是沒有學過邏輯的,而考試就有,我們做過簡單的,但是公務員考試變化出來的題型相對來說就在這個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所以我們首先就是說在了解之后,這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把所需要的知識點進行系統的學習,這個系統的學習可以,有一些同學會選擇教材,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材對這個知識架構有了解。還有的學生會選擇輔導班,有老師去講,能夠準確的把握考試的內容,也會更加有針對性,畢竟從學習能力來看的話,有一個老師帶著還是會復習得更好一點,但是不管你選擇哪種方式,第二個階段肯定是把考試所需要的整個的知識的框架,每一個知識點包括考試當中經常用到的解題的方法要學會,通過看書或者是通過復習,通過上輔導班來了解公務員考試所需要的基本知識。 第三個階段,我需要作題,這個階段的作題不是為了作題而作題,這個時候的目的,剛剛學完知識體系以后,對它的理解還不是深刻,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通過大量的作題,尤其有針對性的作題去鞏固我們之前所學的方法和知識,學習新的知識點的時候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有些同學在以前沒學過,他也做這個題,怎么做呢?靠感覺,我憑我的直覺,通過直覺去做,他會覺得這樣的速度還蠻快,效果也不錯,我學了這個方法以后,新的知識點按照正確的方法做了以后,就覺得效率反而低了,其實這非常正常,就好象我們小學的時候學加法,我們加法學得很熟練了,你覺得加法作題很快,這個時候老師突然教乘法,而你沒有學會,而你就覺得乘法好麻煩,但是社會的發展就是這樣,你必須經過這樣的層次才能達到更高的位置。你剛開始復習的時候,通過這種做法正確率可能是50%,但是可能你通過這種方法做了一年,你可能正確率也高不了多少,因為畢竟是靠直覺,而直覺不是很確定,所以我們必須是學會這種方法,剛剛開始的時候不熟練,不熟練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慢,但是我們要有這么一個過渡的階段,通過作題熟悉了這種方法和新的知識,再用一種新的方法作題,你才會發現你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必須要經歷這樣一種階段,考生學習新的知識方法的時候,這個心態一定要把握好,不能滿足于我以前這樣的一種已經很習慣的方法。 主持人:敢于創新,用新的方法做,保證效率也保證準確率。 劉彥:對于考生來講是新的方法,但是對于公務員考試來講不是什么新的方法,是這樣的,我們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普通人,我們不是天才,我們很難說脫離實際,突然一下子想出絕妙的創新性的方法,其實我們所謂的巧妙的方法,也是在前人已經提出過的,我們只不過是學習。所以我覺得有一些人會給自己找借口,會覺得說我數學不好,我邏輯不好,我就是學不會,但其實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別人,別人有這種方法,別人有這種做法,我們學過來,照著別人的方法去做其實就可以了,所以這種方法并沒有我們想像中那么的神奇,就是已經現有了,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 主持人:那么行測分成好幾個部分,像邏輯、數字推理等等幾個部分,每一個部分該怎么復習呢? 劉彥:你像一般來講,行測分成五大部分,言語理解、常識、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資料分析,一般來說,數學、邏輯、言語、資料分析是比較重要的,對于這幾塊需要的精力非常多。復習數學尤其要注意的就是方法加題型,因為數學里邊有很多比較常用的方法,再加上它有一些基本的題型,首先就是按我之前說過的,我們肯定一開始要學習基礎知識,基礎知識包括方法,然后就是題型,通過作題歸納總結很多題型出來,兩項一結合,數學運算就可以做得不錯。 邏輯更重要的是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因為我之前也提到過,我們以前是沒有去系統的學習過邏輯的,所以需要一個認真的學習以后,真正把邏輯這一套東西全部學會以后才可能得到一個好成績,當然也要注意題型,因為邏輯比數學而言,有一個更加好把握的地方,數學題型非常多,20、30種,再細分可以分得更多,但是邏輯的題型非常少,分得最細最細也只能有10種,一般大的題型4、5種,在此基礎上,題型把握好了以后,每一個題型都有相對比較固定的方法,邏輯,就是每一種題型固定的方法要非常熟練,而且大家做邏輯的話,之前一般會有誤區,因為我們生活當中其實也是存在邏輯的,那么很多同學就通過生活邏輯作題,而實際上這就會出問題,因為嚴格的邏輯和生活的邏輯是有差異的,我們生活當中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成分,大家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在嚴格的邏輯里面就不這么認為,所以這種差異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所以我們會發現,數學和邏輯如果我們這個題型和方法都弄清楚的話,它可以有很大的題。而言語,言語是一個需要比較多的積淀的題型,很多人可能基礎比較好了,通過語感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水平,也有很多人覺得語感不行,正確率一直就特別低,怎么辦?那我們就需要一個提高的過程,需要通過不斷的作題,通過不斷的分析去提高自己的語感,那么最好的,最有效率的一種方法是怎么提高呢?那就是每看到一個題或者每看到一個段落包括我們平時閱讀的時候,就馬上去強迫自己,我要把這一段話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和主旨全部找出來,就是強迫自己去干這個事情,拿到一段材料就想這段材料說了什么?具體的內容是什么?它通過這個具體的內容想表達一個什么樣的觀點,就是這樣一種思路,每看到一個題或者每一到材料都這么想。 主持人:中心思想。 劉彥:對不對不重要,事實上只要你不斷的去思考、分析,你這個分析能力就一定會提高,對于本身語感特別差的同學來講,這一點非常重要。 主持人:要鍛煉自己。 劉彥:對,不斷的分析。另外就是說還有一點應試型,考試除了基本的能力之外,畢竟還有出題的特點,我們一般是以真題為準,除了真題以外的題,一般不做,因為言語具有主觀性,出題人會覺得這一段材料在說什么,如果不做真題的話,每個人的觀點不一樣,很可能會走上一條奇路,跟出題人的思路完全結合不上來,多做真題,通過真題來培養自己對于真題的敏感,兩方面結合。 還有一個就是資料分析,這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運算的問題,別的都還好說,因為它考的東西說真的難度不大,一般都是加減乘除,連乘方一般都不考,往往大家的問題出在算不對,算得慢,我經常上課的時候就發現有些同學運算能力。 主持人:不是很出色。 劉彥:一般我會非常不客氣的跟他們講,你們運算的能力就令人發指,加法只要有進位的一不小心都可以錯,更何況乘除法,連正確性都無法保證,更何況速度,很多同學不注意這個,他就覺得我復習的東西,他們追求的是什么?他們更追求一種方法,看起來很神妙的東西,但是對于基本功他就覺得不重要,也不會去花時間,而事實上這個是更重要的。 主持人:但這個是基礎。 劉彥:沒有這個,逆運算技巧很牛,但是你算加法的時候算錯了,也白做了,這一點很重要,你必須要通過一個高強度的訓練突擊,去把它提升上來,因為這個東西其實沒有技巧,就是多算,多算就能夠體會,幾種題型主要就是這樣的復習。 主持人:也有很多人說,在考行測的時候有數學這一部分,有數學這一部分有數字推理這一部分,很多東西是按照以前高中的一些基本公式就可以套出來是嗎? 劉彥:公務員考試可能不會考這么高深的東西,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說實話,你真的要涉及知識難度的話,行測的難度估計也就到達初中內容,高中的內容都不考,連二次方都不出現,而初中生就開始解二次方程了,知識的難度不高,但是問題是什么?我之前也說了,題量非常大,一個題大家都可以做,但是要一分鐘做出來那就可能做不到,需要一個速度,你必須是非常熟悉,所以我們一再強調,我說行測的考試其實更多的是考備考,你以前見過這個題,你以前會做,你在考試的時候恐怕不一定做得出來,以前沒見過,你的能力有,可以通過分析,但是就是太慢了。 主持人:近幾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人數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現在是120分鐘要解答140道題,怎么才能練就更快的速度呢? 劉彥:其實這個速度的問題,我們說行測的考試為什么這么考?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如果考上以后作為一個公務員,其實公務員面對的狀況往往就是這種,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你如何統籌分配這個資源以達到最大的效率,行測的考試也是這樣,時間120分鐘,永遠是不夠用的,那么很多同學就有一個誤區,他試圖在這120分鐘之內把140道題全部做完,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特別特別天才的那種。 主持人:一分鐘做一道題還有20道題沒做呢。 劉彥:大家要做到第一點,不能完全平均分配時間,很多人說我做得很快,怎么做的呢?就是平均分配,每一道題都做,每一道題都花了很長的時間,差不多考試之前能夠基本上作完,但是平時能做完,不意味著考試的時候可以做完。 主持人:這跟環境有關系。 劉彥:考試的時候壓力很大,同時平時做的模擬題有些你已經做過了,但是考試的時候有一些新題,所以我們首先做到第一點策略,絕對不能140道題全部做,全部平均分配時間。所以我們所謂的140分鐘,是這140分鐘我都看過了,我會做出來的認真做了,不會的就不會,這個心態首先要擺正。所以我們一般來講是這樣的,時間分配會有比較明顯的側重,比如說數學運算15道題,我會從里面挑出7道到15道,我會花一分多鐘去做,其他的題我花10幾秒、20幾秒,我就判斷一下,不做任何細致的計算了,你必須要按照這樣一種策略,把自己有把握的題確保正確率,自己沒有希望做的題就直接放棄,這是行測考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整個答題的戰略的問題。 主持人:把重點的會做的做完,保證得分的效率。 劉彥:從每年行測的考試的分數來看,最終可以考60分已經算不錯的了,考70分相當不錯了,考80分就更少了,那就意味著,其實140道題里面,真正靠實力做出來的題恐怕一半左右吧!還有一部分題就是蒙的,還有一部分就是靠運氣。 主持人:蒙也是一種技巧。 劉彥:對,它是有一些技巧,因為并不是瞎蒙,因為一道題你題目做多了,你對這個題會有一些基本的判斷,有一些選項明顯是錯的,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我們說一般的作題的時候還有一些方法,這是一個作題戰略的問題,除了考試戰略的問題時間分配很重要以外。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怎么樣提高自己的作題效率,那就是一個戰術的問題,我具體的每一道題怎么做,我們現在發現大家一般存在這樣一個大的問題,進入考場以后對于每一道題怎么做,他是會猶豫,而我們會發現這個影響非常大,比如一道題他一看,比如數字推理一上來一看,有第一感覺,第一感覺一試發現不是,不是以后,他就開始懵了,他就開始思考,我接下來應該試什么,我應該嘗試往哪個方向走,他在考場上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這個時候思考純粹浪費時間,比如說言語理解,有人作題做到最后,有兩個選項分不出來,他又開始思考,到底哪個好呢?比較來比較去,比較半分鐘,最后可能偏偏就選錯了那個。 主持人:也浪費了時間。 劉彥:對,對浪費了時間。所以這個戰術的問題是什么?我們做每一道題應該要形成一個作題的模式,這個模式不是說什么題用什么方法,就這么做了,而是我在每一步,我在考試以前就已經考慮清楚了。比如說作為一個數字推理題,我第一步靠直覺,那么靠直覺我發現它不是之后,第二步我不再思考了,我直接開始試,我之前就已經考慮過了,對于我自己而言,最合適的一種套路是什么?這些步驟我在之前就想好了。比如言語理解,我也不會針對每一個題再臨時的去決定我接下來該怎么辦,而是我之前就已經定好了戰術,一上來我就讀提問,這一點非常重要,讀完提問以后再來看材料,看完材料以后看選項。對于選項區分的時候,我們也有明確的策略,比如AB兩個選項,我覺得感覺都好像有道理,那么如何去比較它,一般的同學比較的時候是盲目的,是一種非常的沒有效率的比較方式,它是感覺一下A,看看A的選項好不好?完了以后再感覺一下B,看看B好不好?因為感覺這種程度很難區分,同時效率太低。所以一般我們也要求你比較可以,但是你一定是非常清楚,我這兩個選項比較什么?我是比較它的中心詞、感情色彩還是比較什么什么,這些都是在考試之前就應該想好的,而很多的考生都把這個問題留在了考場之中。 我們現在再來分析這樣一種行為對于考試有多大的影響?每一道題都猶豫,感覺都沒有多長時間,你就說5秒鐘,5秒鐘在我們看來根本不算什么,但是140道題,140個5秒鐘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你就會發現就會差個10分鐘左右,而10分鐘在公務員考試當中,它的重要性,10分鐘可以讓我們多做十道題甚至更多的題,所以說這個模式非常重要,我必須是每一步在考試之前就想清楚了,這樣的話我就會節省一些不必要的時間。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進入中公教育并且成為首席教育輔導專家的? 劉彥:我是大概07年。 主持人:現在差不多2年了,在這2年里面,你也在教學當中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您還有什么比較重要的問題還沒有解答嗎? 劉彥:比如說我剛才其實講了一個公務員考試復習,最后還有兩個過程沒有講,你復習方法熟悉之后,我們后面其實還要有一個什么?在對于方法真正已經熟練以后,我們還需要大量作題的過程,大量作題,我們需要通過大量的作題去真正的熟悉公務員考試可能出現的每一種題型,在這個題型當中再進行歸納總結,這樣我們有更好的應對。再以后必須要有真題演練的過程,因為公務員考試時間要求非常緊,你光一道題一道題做,你永遠無法感受到這種情況,所以在考試之前,我們至少有10多次的現實的模擬。 主持人:查缺補漏的環節。 劉彥:可以這么說,一方面多作題查缺補漏,另一方面我通過自己限定自己,讓自己提前體會到考場上面的情況,也對自己的實力有更清楚的了解,想方法去改進;另一方面,還有復習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首先第一個問題,我們必須對于整個公務員考試的框架非常清楚,我們需要復習到什么程度?有哪些東西需要掌握要很清楚,我們發現,其實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往往在漫無目的的時候會很容易疲倦,很容易懈怠下來,很多人都這樣,就感覺每天做題,但是不知道目的是什么?所以越來越沒有激情,尤其在暑假誘惑又非常多,沒有動力。有一個事例,一個馬拉松運動員,天賦并不是非常出色,但是他非常聰明,他就發現,他有一個做法,每次馬拉松比賽之前,他一定要先去那個比賽地點跑一圈,然后把路途當中有標志性的一些地點都標出來,路邊的哪棟房子,再過一段比如一座塔,于是他的馬拉松不是,目標不是終點,他把整個馬拉松的過程分成了很多段,我首先第一步,第一個目標就是就在前面不遠處,很容易就能達到,達到以后你就會有滿足感,我超越了第一個目標,再是第二個,第三個,我們的公務員復習也需要這樣的目的,我的目的是從60分到70分,這就太籠統了,你就會發現在這個過程當中你無法獲得持續的動力,因為你總有一段時間就會覺得,我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沒有提高,所以我們需要對于公務員考試的框架非常清楚,就是現在做這個事情是為了什么?我是為了把這一塊的考點弄清楚,接下來是另外一個考點,你把一塊一塊的東西整個的復習,支解之后再來做,就會發現,就跟庖丁解牛一樣,你會覺得每一塊都可以做得很好。 主持人:考試的時候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分析好自己想要做什么,做這個事的目的是什么?分成幾個小的目標去做。 劉彥:還有一個,我們的復習應該要什么,要把握質量重于數量的這樣一個原則,有很多人會滿足于一種自我的心理安慰,我今天又做了多少道題,看起來很多,但是不見得有效果,至少我通過跟同學的很多接觸,我發現有很多這樣的考生,做一道題做完了,對了,他不知道為什么對的,錯了他也不知道為什么錯了,同樣一道題他思考了一下,沒想清楚,先放這兒,再去做類似的題,結果又沒想清楚,結果你發現題看似做了很多,其實還是一點都沒有進步。所以我特別推崇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講的一句話,叫做傷抵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音)。就是我們作題或者說學習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沒有搞清楚,我們在一個比較集中的時間里面,我就把這個東西徹底搞明白,這種事情,這種做法才是一勞永逸的,因為徹底搞明白以后,這個問題以后就永遠不會困擾我們了,而你如果沒有真正搞明白的話,時間花了,結果過一段時間還得重新思考,思考了很多遍沒想清楚的,最后依然是定時炸彈。考試的時候依然不會。所以在這個框架的基礎上,我們把知識點都支起來,我們發現有一些東西是我們不會的,不會的東西要做就做透,一個知識點我就真正做明白,這個題為什么這么做?這個題為什么是錯的,想得徹底一點兒,包括自己做真題的時候,一道題對了,我得清楚為什么對了?這個選項為什么是對的?我要跟同學講,同時我還要知道其他的選項為什么是錯的,就是這樣一種意思,更在乎質量。 主持人:您剛才所說的也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從您說話當中,我感覺到公務員考試沒有什么捷徑的方法,就是一個刻苦、勤奮,需要總結。 劉彥:對,可以說是這樣。要說捷徑的話,道理大家都明白,如果有捷徑,這個捷徑一定很快就會,比如公務員考試在剛剛開始出來的時候,它可能歸類性非常明顯,按照某種套路就可以做出來,個別的會有這種,但是馬上就會改掉,因為水漲船高,如果人人都走這條途徑,那就沒有區分度了,最終一定會改掉的。就是出題人本身也是想通過這個東西來選拔一種什么樣的人才,對于國家來講,它更多的,其實真的就是考察一種態度,為什么公務員考試行測考得那么廣,為什么不考一些聰明人呢?弄一個難題,一般不聰明的人基本不會,用這樣的方式只能考出聰明人,而對于廣大公務員來講,可能更多的是一種態度,你在復習過程當中,你體現出來對人生的態度,可能才是選拔公務員的時候,它更加注重的,所以它會采用這樣一種模式,所以現在公務員考試,也確確實實沒有什么捷徑,競爭如此激烈,你沒有一個相對比較辛苦的復習過程,恐怕很難達到自己的目的。 主持人:我忽然想到一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公務員考試,需要大家更刻苦的去努力,像老師所說的方法一步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去復習,節目的最后,您能不能對廣大網友說幾句話呢? 劉彥:最后我想跟大家說一說,雖然現在公務員考試競爭如此激烈,但是我一直堅信,只要你是真正付出的人,他是一定可以達到最終的目的,雖然有那么多人考,但是真正愿意為了自己的目標去付出努力的人并沒有那么多,其實世界上很多事情成就的途徑大家都明白,只不過有人走了,有人他只是想,真正最終走了這條路并為之付出努力的人,就可以獲得最終的成功。 主持人:我們今天非常感謝劉彥老師做客我們演播室和我們一起談論了一下公務員考試的一些方法以及出題的模式,我們也再次感謝網友對我們節目的支持,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劉彥:再見。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
| 熱門資料下載: |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半年備考公務員考試50講之為主旨題“把脈” |
|
閱讀下一篇:國家公務員行測復習超完美計劃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