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案例一:2005年9月15日,B市的家庭主婦張某在家中利用計算機ADSL撥號上網,以E話通的方式,使用視頻與多人共同進行“裸聊”被公安機關查獲。對于本案,B市S區檢察院以聚眾淫亂罪向S區法院提起公訴,后又撤回起訴。
案例二:從2006年11月到2007年5月,Z省L縣的無業女子方某在網上從事有償“裸聊”,“裸聊”對象遍及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電腦上查獲的聊天記錄就有300多人,網上銀行匯款記錄1000余次,獲利2.4萬元。對于本案,Z省L縣檢察院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起訴,L縣法院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判處方某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5000元。
關于上述兩個網上“裸聊”案,在司法機關處理過程中,對于張某和方某的行為如何定罪存在以下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應定傳播淫穢物品罪(張某)或者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方某);第二種意見認為應定聚眾淫亂罪;第三種意見認為“裸聊”不構成犯罪。
問題1:
以上述兩個網上“裸聊”案為例,從法理學的角度闡述法律對個人自由干預的正當性及其限度
參考范文:
同樣“裸聊”,不同結果
隨著網絡的普及,網上聊天成為很多市民消遣、交友的重要途徑,裸聊也成為一個時髦的“玩意”。裸聊侵害了社會善良風俗,有一定社會危害性,關于裸聊否有罪也成了人們討論的焦點。筆者認為,在第一個材料中,張某裸聊不應定罪;而第二個材料中的方某則應認定為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一樣的裸聊,不一樣的結果,其差別的關鍵在于刑法中一個重要原則——罪刑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的經典表述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其內涵豐富,包括要求罪和刑都要有法律明文規定,禁止溯及既往,禁止有罪類推,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等含義。根據這一原則,司法機關定罪和量刑都必須按照法律規定來判斷,而不僅僅是看行為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材料一種張某的裸聊雖然有傷風化,但我國刑法并無規定裸聊構成犯罪的法律條文,也不屬于淫穢信息,不能類推適用,因此不應認定為犯罪。法 律 教育*網原創。材料二中的方某的裸聊則以牟利為目的,傳播裸聊照片,完全符合刑法第362條、367條的規定,應認定為方某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罪刑法定原則是法治主義在刑法中的直接體現,是法治社會與專制社會中刑法的根本分野所在。其反對罪刑擅斷和刑事類推,不僅對保護社會安寧有重要作用,對保障人權具有更重大的意義。對于類似裸聊的新生事物,可以通過行政處罰、規范網絡秩序等其他手段進行管理,并進一步完善法制。不能一味追求嚴刑厲法,否則只能得不償失。
材料:據新華社4月13日電:2006年4月,中共中央提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全局出發,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為指導,在認真總結我國法治建設實踐經驗,借鑒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標志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律、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把握。其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五個方面。
《法制日報》2008年2月1日報道:2007年歲末,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同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代表、全國大法官、大檢察官座談時指出,要始終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這“三個至上”所蘊含的精神,不僅體現了執政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理念,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深刻內涵,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
問題:
請根據以上材料,從法與政治和法的作用的角度簡答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認識。
答題要求:
1.觀點正確,表述完整、準確;
2.不少于400字。
參考答案:
1.法和政治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法離不開政治,政治也離不開法。這就是為什么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一方面要強調黨的領導,執法為民,強調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強調服務大局,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又必須包含依法治國、公平正義的涵義和價值,必須強調憲法法律至上。
這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從法和政治的角度看,實際上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統一。
2.法的作用泛指法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法不僅具有規范作用也具有社會作用,其社會作用是由法的本質和目的所決定,社會主義法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具有維護社會秩序、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這種作用的實現,離不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五個方面,即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進一步說,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對社會主義法的作用的發揮與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簡答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主要內容,并闡釋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的基本內涵。
答題要求:
1.觀點明確,表述完整、準確。
2.不少于400字。
答案:
1.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五個方面。考試大祝大家好運,考研順利!
2.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依法治國。
3.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
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第一,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二,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第三,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②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這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
第一,必須維護憲法權威;
第二,必須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三,必須樹立執法部門和司法部門的公信力。
③嚴格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考試須知:2012考研時間安排 ♦應試技巧及考場須知 ♦首發2012考研真題
考前必看:準考證下載入口 ♦2012年考研考場規則 ♦2012考研考場查詢
復習備考:政治時事匯總 必背考點 預測試題 ♦ 英語作文預測 模板大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30
2011.12
1. 法律解釋可以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學理解釋,不同的法律解釋其效力也不相同。根據我國《立法......
30
2011.12
1. 下列關于法治與法制的表述哪些是不適當的? 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會生活,這......
30
2011.12
1.關于法與道德的共同點,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種社會規范,都具有規范性......
30
2011.12
1.違法行為的構成要素看,判斷某一行為是否違法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A.該行為在法律上被確認為違......
30
2011.12
1.對法律匯編與法典編纂之間區別的理解,可以有多種角度。下列哪一表述準確地揭示了二者之間的區別......
30
2011.12
1.關于法律與人權關系的說法,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人權的法律化表明人權只能是一種實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