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二(4)

來源:中華考試網 時間:2011-12-30 10:02:09

  1.關于法與道德的共同點,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種社會規范,都具有規范性

  B.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強制性,都是人們應該遵循的規范

  C.法律和道德都是歷史的產物,都是不斷變化的

  D.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質生產方式之上的

  答案:ABCD

  解析:人類社會早期,法與道德曾渾然一體。在二者高度分化后,法與道德依然在如下方面表現出共同性。(1)在發生學上,都由原始習慣脫胎而來,且在發生發展中有相互轉化。(2)在形式歸屬上,都屬社會規范,具有社會規范應有的規范性、概括性、連續性、穩定性、效率性等屬性(程度上存在差別)。(3)在內容上,都蘊含和體現一定的社會價值,總體精神和內容相互重疊滲透。(4)在功能上,都是社會調控手段,以維護和實現一定社會秩序和正義為使命。(5)在發展水平上,都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尺,且在發展水平上互為標志和說明。綜上所述,ABCD都是正確的。

  2.關于司法的表述,下列哪些選項可以成立?

  A.司法的依據主要是正式的法律淵源,而當代中國司法原則“以法律為準繩”中的“法律”則需要作廣義的理解

  B.司法是司法機關以國家名義對社會進行全面管理的活動

  C.司法權不是一種決策權、執行權,而是一種判斷權

  D.當代中國司法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答案:ACD

  解析:司法是司法機關以國家名義對具體糾紛進行認定和裁決的專門性活動,而外部行政行為屬于對社會進行全面管理的活動,因此,司法權不是一種決策權、執行權,而是一種判斷權。選項AC正確。司法的依據主要是正式的法律淵源,而當代中國司法原則“以法律為準繩”中的“法律”則需要作廣義的理解,它包括具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頒布的法律、法規,特別情況下還包括習慣、政策等。在當代中國,司法要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也就是審判既要合法,還要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果,“辯法析理,勝敗皆服、息事寧人、促進和諧”。因此,正確選項為ACD.

  3.20世紀90年代初,傳銷活動在中國大陸流行時,法律法規對此沒有任何具體規定。當時,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對這類案件的處理往往依據《民法通則》第7條。該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這說明法律原則具有哪些作用?

  A.法律原則具有評價作用

  B.法律原則具有裁判作用

  C.法律原則具有預測作用

  D.法律原則具有強制作用

  答案:ABCD

  解析:法律原則是為法律規則提供某種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指導性的價值準則或規范,是法律訴訟、法律程序或法律裁決的確認規范。法律原則具有彌補法律漏洞,評價、預測法律行為,制裁違法行為,指導司法審判等作用,在本題當中,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在沒有具體法律規范的情況下,依據法律原則對傳銷行為加以處理,體現了法律原則評價、裁判、預測、強制的作用。所以,本題答案為ABCD.

  4,村民姚某育有一子一女,其妻早逝。在姚某生前生活不能自理的5年時間里,女兒對其日常生活進行照顧。姚某去世之后留有祖傳貴重物品若干,女兒想分得其中一部分,但兒子認為,按照當地女兒無繼承權的風俗習慣,其妹不能繼承。當地大部分村民也指責姚某的女兒無理取鬧。對此,下列哪些說法可以成立?

  A.在農村地區,應該允許風俗習慣優先于法律規定

  B.法與習俗的正當性之間存在一定的緊張關系

  C.中國法的現代化需要處理好國家的制定法與“民間法”之間的關系

  D.中國現行法律與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有一定的沖突

  答案:BCD

  解析:法與習慣都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范,都在社會生活中調整著人們的行為。二者既相互補充又相互沖突。我國沒有承認習慣作為正式的法律淵源,在習慣與法律規定沖突時就要按照法律的規定行事。在法律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要處理好法律與習慣的關系,使二者和諧共存。故本題中只有選項A的表述不正確。所以,本題答案為BCD.

  5.孫某早年與妻子呂某離婚,兒子小強隨呂某生活。小強15歲時,其祖父去世,孫某讓小強參加葬禮而小強與祖父沒有感情,加上呂某阻擋,未參加葬禮。從此,孫某就不再支付小強的撫養費用。呂某和小強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責令孫某承擔撫養費。在法庭上,孫某提出不承擔撫養費的理由是,小強不參加祖父葬禮屬不孝之舉,天理難容。法院沒有采納孫某的理由,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判決呂某和小強勝訴。根據這個事例,下面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一個國家的法與其道德之間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B.法院判決的結果表明:一個國家的立法可以不考慮某些道德觀念

  C.法的適用過程完全排除道德判斷

  D.法對人們的行為的評價作用應表現為評價人的行為是否合法或違法及其程度

  答案:ABD

  解析:法與道德都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范,法通過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來規范人們的行為,道德通過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二者在社會生活中共同發揮著作用。雖然道德對立法具有指導作用,是評價法律善與惡的標準,但二者仍有不一致的地方,法律僅僅是比較低限度的道德。盡管如此,仍不能忽視道德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故本題中只有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所以,本題答案為ABD.

    考試須知:2012考研時間安排 應試技巧及考場須知 ♦首發2012考研真題

    考前必看:準考證下載入口 ♦2012年考研考場規則2012考研考場查詢

    復習備考:政治時事匯總 必背考點 預測試題 ♦ 英語作文預測 模板大全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30

2011.12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二(3)

  1.違法行為的構成要素看,判斷某一行為是否違法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A.該行為在法律上被確認為違......

30

2011.12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二(2)

  1.對法律匯編與法典編纂之間區別的理解,可以有多種角度。下列哪一表述準確地揭示了二者之間的區別......

30

2011.12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二(1)

 1.關于法律與人權關系的說法,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人權的法律化表明人權只能是一種實有權利......

30

2011.12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1) ......

30

2011.12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10)

 選做題Ⅱ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18世紀中葉的技術革命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實現了......

30

2011.12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9)

 38. 本題為選做題,請在Ⅰ、Ⅱ兩道試題中選取其中一道作答,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Ⅰ道 試題的成績記......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 | 亚欧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 | 一级爱视频欧美国产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