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借助試題回歸課本(2)
那么大家就能夠明白一道題是由一個或多個知識形成完整體系的內容,知識中間省略了一些內容,同時必定存在暗示點,才能保證學生可以把題作出,因此我們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明確一個道理,所有題都必定有其暗示點,做題的第一思路就是從題目開始,自然而然地引出知識點,或者通過知識點的理解來認識題目,該用什么知識點,而不是一上來就想到這個知識點該怎么用,導致“鉆牛角尖”而解答不出。
三、試題結合課本,短期內能大幅提高答題水平
1、 客觀思維與定性思維
做題強調客觀原則,除了語文和文綜少部分主觀題內容,大多數題都有相對比較標準的答案,尤其是選擇題,又稱為客觀題,客觀思維在做題中十分重要,因為客觀思維直接決定了做題的方向。因為你不是命題者,絕不能去猜他們出這題是出于什么目的,我們只能根據他們提供的文字內容來做題,什么都不能想。如題目說一雙全球限量發行10雙版的阿迪達斯球鞋賣1000塊錢,問你是便宜還是貴?有人認為1000塊太便宜了,有人認為太貴了,這都是出于看問題角度不同而導致主觀推出的結論不同,我們必須什么都不想,只明白這雙鞋1000塊,要明白貴不貴,就只有寫這話的人才知道。當然,尤其是英語題,很容易誤導學生主觀的,比如說剛才我加上這么句:花1000快錢買這雙鞋子,真是太不值得了。問你貴不貴?這時很多人都說貴。但是人家只說不值得,沒有貴不貴啊,因此還是只有出這題的人才知道。很多同學做題出錯,都認為自己馬虎了,粗心了,其實一部分是出于主觀答題,人家沒說,你卻認為他說了,因此在審題部分就不自覺的形成了錯誤的信息。做好題的第一個前提是審題要客觀。
快速做題的原則是定性思維。定性思維顧名思義就是決定本質,即抓住題目的本質做題。一道題的題目和問題必然有其暗示點和關聯性,我們通過審題必須把這些個關聯性抓住,才能順利做題。如選擇題有選擇題的套路,填空解答有各自的解法等,如英語單選題,我們重點抓住語義,看題目強調對象及語態來判斷所填的詞,就是定性做題。如果花費大量力氣對這個句子做結構分析,討論語法的,叫定量做題。通過對介詞的理解選擇組合的動詞是定性,通過死記硬背固定搭配,叫定量。數學函數類選擇題,凡是考察單調性奇偶性,求區間的,通過畫圖去特殊值排除選項,這是出于對題目定性的理解,硬算出來的就叫定量。
解答題只要不純考知識點,永遠都先定性再定量計算,一般而言,高中用到的定性思維包括簡化及歸一化。
2、題目簡化及歸一化思想
題目的簡化其實就是換成能夠立即做題的過程,就是用式子或用圖形表達題目內容,將原題意思直觀的表達出來,這樣就能夠通過表達式來快速的做題。語言類學科如語文、英語文綜基本上都是用文字來表達題意,少部分文綜可能可以用到圖表來出題,我們就要用專有名詞(關鍵詞)來表達即可。舉個例子,比如說化學,題目告訴你某某反應物和生成物,那么馬上列出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這樣不僅能拿到步驟分,還能順利做題。比如說物理,給你一個圖,然后大堆的文字描述了好幾個過程,那么我們就按照題意分步的羅列表達式就好,比如第一步講兩個不同質量的物體經碰撞后一起運動,題目是要求動量或能量的,我們就可以馬上列出動量守恒表達式、能量守恒定律表達,然后第二過成又出現個什么狀況,我們繼續列式子,最后通常都可以聯立求解的。數學更加廣泛應用,大家經常設未知數,或設函數,如直線的表達,曲線的表達,拋物線的表達式,等差等比數列的表達式等等,這些都是表達。語文其實也有表達,就是古文鑒賞部分,翻譯就是表達。所有的題目表達就是為了我們簡化題目,達到做題最有利的目的。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